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50年一遇”不是托词

2013年07月09日07:29    来源:新华日报

  武汉市水务局局长左绍斌8日通报,武汉此次降雨达到“50年一遇”水平,远超现有排水能力。言下之意,此次武汉暴雨造成城区50余处地段渍水严重,交通几近瘫痪,不是人祸而是天灾。

  “看你明年还说不说‘50年一遇’”,这是武汉网友去年提出来的问题。面对暴雨造成的城市问题,时间真的刚过去一年而“昨天重现”,有关部门的解释又来了一个“50年一遇”!而如果“50年一遇”变成了“年年遇”,这是否说明,有关政府部门应就执政效率与管理能力,认真反思一番,向民众有所交代了?

  据媒体报道,江西省赣州市至今仍在使用宋代遗留下来的排水系统。这套名为“福寿沟”的排水沟的坡度,是现代下水道的4倍。受这套排水系统的恩赐,赣州几乎不见“一下雨就看海”景象。人们要问,近千年下来了,赣州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百年一遇”,为什么就没有“看海”?说到底,是人家的基础工程做得好,排水设施做得好。

  “50年一遇”不能变成万能托词。过分强调“50年一遇”,说明有关部门在遇到问题时,习惯将责任推给天灾,而至于有没有人祸、有多少人祸,有没有问责、该向谁问责,则往往装糊涂。而人们习惯于将“天灾”与“人祸”放在一起,也就绝非偶然,因为,很多所谓“天灾”,其实往往都有人为的祸端因素。固执一词地年年强调“50年一遇”,而不深察城市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只会让城市管理失去一次“痛定思痛”而后改善的机会,只会让人们对有关部门的解释越来越失去信心与信任。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