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老官台·大地湾文化

2013年07月05日09:46    来源:青海日报

  老官台·大地湾文化是甘青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因首次在甘肃省秦安县邵店村大地湾发现而命名。该文化是在我国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最早含有彩陶的考古学文化之一,经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8170年~7350年。距今约8000年~7000年以前,就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彩陶,这与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耶莫有陶文化(距今8080年~7586年)和哈孙纳文化(距今7980年~7281年)的彩陶年代大致相同。因此表明我国黄河流域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是在“羲黄故里”附近,也称“羲里娲乡”,也就是华夏文化的起源地。

  大地湾遗址首次发现于1958年,关于这类文化遗存的命名问题,考古学术界曾争论不休,并采用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先后被称为大地湾一期文化、老官台文化、前仰韶文化、先仰韶文化、李家村老官台文化、白家村文化、西山坪一期文化、大地湾文化、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命名的讨论,至今已持续了20多年。对于我国彩陶最早的发源地是甘肃省大地湾文化遗址,还是陕西省老官台文化遗址,目前认为平和宽容的方法是将两种文化折衷在一起,因为这两种文化本身分布在甘肃、陕西交界地区,属同时代文化。新石器时代并没有省区行政区域的划分,实际属于一个文化类型。由于大地湾遗址前后发掘了近30年,发现这个遗址蕴含了约3000年的人类史前历史,包括了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等。到目前为止,民间收藏界还是习惯地认为以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的称呼为宜。即将大地湾一期文化与相同特征和年代的老官台文化归纳为一个综合文化类型。

  老官台·大地湾文化时代因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是我国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文化遗存,也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农业文化遗存。当时制陶业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工具比较简陋,采用手制的泥片贴筑法或称模具敷泥法。即先有一个天然的或人工的模具(如葫芦、手工编织物,或陶制品等),然后再在模具外敷泥叠筑成型,口部和底部分别制成后,再与器身对接成完整土器,泥土器制成后,再用带竖道的拍子拍打陶器表面形成绳纹,或用绕绳的圆棒状物滚压半干的泥土器表面形成绳纹,也可由不同方向的斜绳纹交叉相压成交错织状绳纹。这不但起到美观装饰作用,而且也达到了加固效果和更加坚固的目的。这一特征不同于其它彩陶类型的泥条盘筑法。由于当时烧制的技术比较原始,烧成的温度较低,所以不少于陶器的胎心由于碳素尚未烧尽而呈黑灰色,内壁多呈黑色。

  老官台·大地湾文化彩陶器类型和纹饰都较简朴,具有鲜明的特征,易与其他史前文化彩陶类型相区别。从外观上看,器表色泽不统一,也不纯正,常见褐色斑块,多杂有灰色、黑色或棕色,主色或红或褐,而内壁呈黑色、灰色或黑灰色,典型的还有内黑外红的鲜明色调。大地湾文化的陶器中彩陶占三分之一,饰彩的陶器主要为钵形器和少量的圜足器。彩绘颜色均为红色偏暗,色浓多呈紫色,绘在钵形器的口沿内外,形成一周连续的彩带,表现为外彩带宽,内彩带窄的特点。陶质为夹细砂陶,分灰褐陶和红褐陶两种陶系,但以前者为主。陶胎较厚,陶片断茬处砂粒清晰可见。器物类别不多,形制也简单,常见器物有圆底钵、圜足碗、三足钵、筒形罐、筒腹三足罐、小口鼓腹壶等,还有少数平底钵、深腹罐、小口鼓腹罐、小杯等。其中造形最具有特色的是筒腹三足罐。因为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的彩陶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它被认为是我国彩陶发展的最早阶段,可称之为中国彩陶的鼻祖。

(来源:青海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