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在痛定思痛中“绝地反击”——透视中国奶业(上)

2013年07月03日10:12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挑战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奶业依旧处在爬坡阶段,仍面临诸多挑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洋品牌加速布局国内市场,奶源基地建设滞后,奶牛饲养成本偏高,比较效益偏低等。

小胡是位准妈妈,孩子还有3个月就要出生了。她现在最头疼的事就是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什么品牌的奶粉。小胡说,周围的朋友都给孩子吃洋奶粉,她虽然说不清洋品牌到底好在哪,但还是准备托朋友从国外带几桶。和小胡有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一点,从某些网站洋奶粉代购生意的红火程度就可以看出。

“消费者舍近求远到国外市场购买洋奶粉,有一部分原因是受负面事件影响,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不足。”谷继承分析,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价格的影响。据了解,在欧美国家每罐900克的奶粉价格仅为8欧元到12欧元,换算成人民币为70元到100元左右,但在国内,凡是沾上“洋”字的奶粉一般在200元以上。一倍左右的价差,让很多消费者选择了网购、代购洋奶粉的方式。

这几年,洋奶粉受到追捧,国外乳企在中国市场特别是婴幼儿奶粉市场获得了更多机会。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大型超市,美赞臣等洋品牌占据着显要位置。2009年起,一些新的洋奶粉品牌又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它们不仅占据了一线城市中高端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主要份额,而且正在加速布局二、三线城市。今后,奶粉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乳企面临的压力还将增大。

“正视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奶业更要抓紧时间解决好自身的问题。”谷继承说。我国奶业发展先天不足,奶源基地建设滞后。虽然近年来乳企加快自有奶源基地建设,以此获得稳定而优质的奶源,但目前乳品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合同收奶。奶农、奶站和乳品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体化程度不高,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形成“两张皮”,这往往导致几方都“很受伤”。

庄庆保是鲁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过去,他没少面对“旺季争抢奶源,淡季无处可卖”的尴尬,直到和两家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同,合作社的收入才渐渐稳定下来。而企业一方也有自己的苦楚,辛辛苦苦扶持合作社、养殖小区等奶源基地,有时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缺少联结机制,企业难以获得稳定奶源,奶农也难以获得稳定收益,这显然不利于奶业的长期发展。(张 雪)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