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3日04:25 来源:重庆日报
聂荣臻故居。(市文物局供图)
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8社,有一个砖木结构的四合院,114年前,院子西北角偏房内,有一位婴儿呱呱坠地,他的名字就叫聂荣臻。
今年5月,聂荣臻故居入选重庆第七批“国保”。作为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这位开国元帅在院子里留下了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走进聂荣臻故居,寻找元帅少年的影子。
小学便写下立志座右铭
走进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8社,当地人无人不知石院子出了一位大元帅,这个“石院子”就是聂荣臻的故居。
记者看到,聂荣臻故居为四合院布局,悬山式屋顶,有内院和外坝,外坝两侧还有垂钓堰塘。聂荣臻元帅纪念馆馆长刁福久介绍,1899年12月,聂荣臻就出生于大院的西北角偏房,当时,聂家已十分破落,靠租田务农为生。父亲聂仕先为儿子起了一个小名叫“双全”。
7岁时,聂荣臻被父母送到私塾接受启蒙,私塾停办后,聂荣臻先后在江津插旗小学、永川陈食小学、江津九如镇小学读书。
“在学习上,聂荣臻显出了惊人的天分和毅力。”刁福久说,在读小学的时候,这位小小少年就写下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的座右铭勉励自己。读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等书籍中吸取政治营养。
他对女儿说,“你的根在江津啊”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20岁的聂荣臻毅然决定赴法勤工俭学。
也许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走便是36年。直到1955年,56岁的他才回到江津。这也是他离开后,唯一一次回到自己的家乡。
“当年,聂荣臻到西南地区调查军事工业的情况,顺道回到江津,不过,因为太匆忙,他只到了母校江津中学视察,连旧居都没来得及看一眼。”刁福久说,上世纪80年代,聂帅旧居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当时的江津县政府几次提出修复意见,聂帅都没同意。后来房子要垮了,他才嘱咐不要劳民伤财,并希望在修复后,能在故居周围种些松柏竹子。
聂帅辞世是在1992年5月14日晚上10点多。当天下午,心力衰竭的他还对女儿谈到江津米花糖的包装问题,“你的根在江津啊!”他凝望着女儿,一字一句地说。
如今,故居房后和两侧种植的柏树和竹子,已经成林,四季常青,走进这片绿色,你仿佛还能看到那个捧书阅读的少年。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