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9日03:30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讯 (记者高金成 通讯员段永强 杨德武)对很多地方来说,城中村拆迁改造是个“老大难”,但辉县市的城中村拆迁改造不但顺势解决了20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2500多名职工的“三金”等社会保障问题,还化解了大量家庭财产纠纷、邻里边界纠纷。
“民生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7日,辉县市委书记崔学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辉县把城市建设当成民生工程来抓,市财政在城市建设中不仅没有借机“发财”,还在补偿安置、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倒贴”了不少。“拆迁改造的目的是改善民生,只要让群众受益,群众不仅不会有意见,还会大力支持。”崔学勇说。
这是辉县市民生财政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均实现了全覆盖,此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为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该市根据财政状况,从2012年1月起,对全市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人员,县级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0元,这样每人每月最少可领取到100元的“退休金”,这一标准在全省是较高的。而60周岁以上享受养老保险的人员去世后,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领取标准,一次性支付10个月死亡抚恤金。仅此一项,市财政每年需支付5000多万元。
该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仅去年全市教育支出就达到6.74亿元,财政教育支出(不含转移支付)占公共财政支出(不含教育转移支付)比例达19.53%。该市二中新校、吴村中心学校、市直第三幼儿园等投资过亿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先后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教育发展不均的问题。
在民生投入上,该市还拨付廉租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住房保障资金12114万元,初步形成了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启动实施了“山区贫困群众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农民创业园,使近万名山区困难群众成功脱贫。
与此同时,该市大幅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新建、改建中医院医技综合楼、孟庄卫生院等,标准化卫生所实现一村一所。
近年来,辉县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年均增长26.2%,2012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2.7亿元,今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25亿元。“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人人都有幸福感、自豪感和优越感!”辉县市市长张星吉说。③6
(来源:河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