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第一现场:养蚝养出多样性生态

驻美国记者  温  宪

2013年06月28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已经须发全白的托米·莱格特下到没膝的约克河里,将数个盛有牡蛎(又称蚝)的网袋提到船上。“放在网袋中是为了防牡蛎的天敌蓝蟹。”莱格特告诉本报记者,“不同的网袋中放养着不同生长期的牡蛎。长到这样尺寸的牡蛎现在就可以卖给餐馆了……”说着,他切开网袋,从中挑出一只牡蛎,仰脖生吞了下去。(见图,记者温宪摄)

  约克河是美国切萨皮克湾的一部分,其所在的弗吉尼亚州约克敦是历史名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军将领康沃利斯就在距此地不到2千米处,向美国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将军投降。

  莱格特12岁时,立志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1980年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海洋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曾有意攻读博士学位。“但学习1年后,我意识到自己还是喜欢回到水中当个渔民,而不愿每天坐在电脑前。”莱格特说。

  莱格特通过观察、聆听和学习,最终决定在切萨皮克湾养殖牡蛎。如今,他的牡蛎养殖场已成为母校“可持续发展牡蛎养殖”科研项目的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位于大西洋海岸中部的切萨皮克湾是美国面积最大的河口湾,被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三面环绕,仅南部与大西洋连通。其名来自印第安语,意为“大贝壳湾”,历史上富产牡蛎。切萨皮克湾曾经是美国主要的渔业基地之一,但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流域内城市和农场造成污染,渔业产量已大不如前。

  切萨皮克湾的污染多来自农业和城市污水排放的氮,这种营养元素使得藻类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气,最终,贫氧水导致切萨皮克湾无法维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来自威廉玛丽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养殖牡蛎或许可以清除掉大量水中的氮。

  因为可以吞噬掉水中过量的浮游生物,牡蛎这种双壳贝类生物早已为人所知。有检测表明,一个长到76毫米的牡蛎相当于一个有效的水中过滤器,8个大型牡蛎养殖场可能清除掉切萨皮克湾中1吨的氮。切萨皮克湾中曾经生活着大量野生牡蛎,如今只剩当年的1%。养殖让这里的牡蛎多了起来。“什么都不用喂,牡蛎在这里就可以自然生长,同时可以有效清洁切萨皮克湾的水质,恢复多样化生态。”莱格特指着约克河水中的牡蛎说。

  去年莱格特牡蛎养殖场的产量是15万只,收入不少。不过养殖牡蛎只是莱格特的部分工作而已,他还在切萨皮克湾基金会工作,这一基金会的使命是保护切萨皮克湾的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每年,莱格特都会与合作伙伴举行4至6次制造礁球的公益活动:将仿造天然珊瑚礁的礁球放入水中为牡蛎卵提供栖息地,这样可以有效增加牡蛎产量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我的生命与切萨皮克湾紧密相连,它养活着我,我要保护这片海湾,”莱格特说,“牡蛎应该成为切萨皮克湾的标志,能够通过养殖牡蛎使得切萨皮克湾生态得以恢复,想想都让人激动。”

  (人民网华盛顿6月27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28日 22 版)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