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7日07:04 来源:重庆日报
一有空,赵忠贵就上网了解市场行情。 记者 周立 摄
要不是前几个月那场禽流感,赵忠贵的养鸡场不会像现在这样空空如也。4月份,他将养鸡场里近万只正在产蛋的鸡以每斤2元的价格贱卖了。“没办法,多喂一天就多亏几百元。”赵忠贵近日告诉记者,虽然以他现在的经济实力也亏得起,但还是心痛。
不幸残疾,返乡艰难创业
40岁的赵忠贵是荣昌县双河街道排山坳社区13社村民,1993年在广东打工时,他左手指被机器压了,仅存一根拇指,只好回家。
“返乡后我做过铸铁,就是将废铁加工成一些工地上用的机器配件,卖过饲料,可都没挣到什么钱。”赵忠贵说,最困难就是1996年,妻子生孩子都没钱进医院。
1997年,赵忠贵的铸铁和饲料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后来,他又开过条石厂,办过砖厂。2003年,他决定发展养殖业,先养鸡,再养猪。
一波三折,难以捉摸的市场
赵忠贵的养鸡场迄今已投入70多万元,可存栏一万余只鸡,每天产蛋200斤,销往云贵川等地,接纳了12个当地残疾人务工。
说起养鸡,赵忠贵感叹连连,先是技术不到位,亏了好长一段时间,到2004年才开始好转。可就在这年夏天,特别热,因农网尚未改造,鸡场常断电,降温和换气设施“停摆”,正在产蛋的鸡大量死亡:“3天就死了1400多只,损失4万多元。”赵忠贵说,要不是及时买来发电机,损失还不知有多大。
2004年后,赵忠贵又遭遇几次市场低迷期,蛋很不好卖,尤其是2012年上半年让他损失最大:“价格每斤只有2.9元,而之前行情好时,每斤能卖到5元。”
2012年下半年,赵忠贵损失了5万多元后,蛋价开始上涨,可还没高兴多久,就遇上了今年初的禽流感:“每天都亏300多元,后来蛋都卖不出去了,多喂一天就多亏一天。”无奈之下,4月份,赵忠贵忍痛将近万只蛋鸡,以每斤2元的价格处理给餐馆,亏了14万元。
如今,禽流感疫情渐渐过去,赵忠贵又重新订了1万只蛋鸡,他的养鸡场又热闹起来。赵忠贵预测,今年下半年,蛋价必定上扬。
最大愿望,畅通行业信息渠道
“要不是我同时也投资了其它一些领域的项目,有些收入,这养鸡场早就捡不起来了。”赵忠贵说,他从2004年开始养猪,也和养鸡一样,起起落落好多次。他不得不一有空就上网查询各种网站,以期能了解、预测市场前情,但似乎收效不大。为此,他常常发出“市场啊,你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的感叹。
“我和我身边的养殖户们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一个信息发布的综合平台,让我们一上网就能了解行业信息,一上网就能知道出了问题该怎么办。”赵忠贵说,他也知道市场难以捉摸,一般人不敢轻易预测,但他还是希望政府部门能组织一些专家适时为农民提供一些建议:“哪怕是作为参考也好,毕竟我们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投入点钱也不容易,市场出了问题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好法子去应对的。”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