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升级合伙要驾驭好商业规则

2013年06月26日04:57    来源:重庆日报

本期主持 吴刚

  吴刚

  合伙来做生意或干点别的什么事,在这个泱泱大国浩瀚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其实并不鲜见。

  最著名的,当属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中国古人,在一个叫做桃园的地方吃了个饭,喝了回酒,就决定“合伙”。他们的“生意”可做得不小,甚至在此后造成了“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不过,这场“合伙生意”却没能百代流芳,刘备病死、关羽战死、张飞被杀,留下一个扶不起的刘禅,最后合伙生意分崩离析,血本无归,以致于“冰雪聪明”的“职业经理人”诸葛亮,也不能力挽狂澜。

  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正如我们在《重庆合伙人》系列上篇中说到的那样,创业者个体之间的联合,往往源于码头文化中特有的“义气”。义气,可以让创业者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它在创业之初能赋予合伙人以勇气和动力,却不能推动合伙生意的长命百岁。所以,对创业者个体间的联合,我们提出,一定要“把情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其实,对于合伙生意的高级阶段,即企业间的联合、投资主体间的联合、甚至是跨界的联合,就更需以一种体系化的运作机制来替代意气用事。

  但这正是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中国商界所缺乏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案例,包括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在资本对赌协议中差点丢失公司控股权;娃哈哈与达能合作告吹,其创始人宗庆后祭起民族主义大旗,要求政府、媒体保护民族饮料品牌……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都有违最基本的商业规则,更多的是在意气用事。

  中国加入WTO已有10余年,期间,我们无数次遭遇各种名目的贸易壁垒。欧美国家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害怕中国崛起,抵制中国商品,这种心态客观存在。但反观自身,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在遵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方面,还有诸多欠缺。最典型的当属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是平的、闭关锁国就要挨打、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些提法,早已成为共识。在重庆,我们以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设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加入国际分工,这种背景下,和全球生意人合伙不是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必须要做的事。如何才能把这种全球的合伙生意做好?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对规则的尊重,并能熟练运用规则。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