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5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蒋建科)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8家单位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谷子单倍体型图谱的构建和4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关成果6月24日在线发表于《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标志着我国在谷子遗传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刁现民研究员介绍,谷子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脱壳后为小米。我国的谷子资源占世界存量的80%以上。但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这些遗传资源的群体结构缺乏了解,进而限制了对谷子基因资源的高效发掘和深度利用。
该项目成果为谷子的遗传改良及基因发掘研究提供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信息,将促进谷子发展成为旱生禾本科和高光效作物光合作用研究的模式作物,丰富禾谷类作物比较遗传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同时也将对未来禾谷类作物的品种改良、能源作物的遗传解析产生深远的影响。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25日 01 版)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