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1日07:1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你见过农民挥锄种地,可能没见过戴着白手套、开着进口收割机还能指挥飞机的农民种地;你收藏过俄罗斯油画,却不一定知道哈尔滨也是这些欧洲艺术家创作的乐土;你喜欢汽车,但不一定了解知名品牌沃尔沃在黑龙江已有生产基地。
19日落幕的第24届哈洽会在给参观者带来惊喜、给中外客商带来众多商机的同时,也见证了黑龙江这片“寒地黑土”的“绿色转身”。
绿色有机产业成长为重要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服务业升级、新型装备制造业促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转型……以健康、环保、绿色为代名词的诸多“新型产业”,正在托起黑龙江的美好明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走进哈洽会会场,巨幅东北黑蜂蜂蜜的海报映入眼帘。在黑龙江森工总局迎春林业局展区,上百种黑蜂蜂蜜展现在记者面前。工作人员介绍,黑蜂采集的椴树蜜多次获得国际大奖,黑龙江东部完达山区已设立了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迎春林业局副局长吴文忠介绍,东北黑蜂蜜口感香甜、营养价值高,加上产品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已通过154项国际标准检验,成交价高达每400克268元。
在地处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资源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在三江平原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职工们驾驶着大型播种、收割机,与飞机配合种田,产出的有机大米供不应求。
林区人手工采收的山野菜、蜂产品、浆果成为投资者和参展商洽谈的热点。来自小兴安岭林区的伊春市在哈洽会上掀起了一阵“绿色旋风”。伊春市市长高环说,黑木耳、蓝莓等森林产品备受中外客商青睐,蓝莓果、蓝莓酒、蓝莓饮料等产品已走向全国。
目前,绿色食品已成为“粮仓”黑龙江的重要支柱产业,绿色食品产地认证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占全国一半,产品销往欧、美、日和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届哈洽会举行的绿色食品经贸项目签约仪式上,绿色食品展团签订合作项目24个,签约额31.5亿元。
“兼容并蓄”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近年来,黑龙江尝试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服务业升级,主动探索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信息、地产、交易、体育休闲、物流的“八大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发展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网络信息、数字内容、文博会等新兴特色文化业态。
在第24届哈洽会上,200幅俄罗斯知名画家创作的油画首次设馆展出。现实主义的视角、优秀的技法、渗透人性光辉的呈现令人着迷。在哈尔滨市松北区,一个俄罗斯油画家的创作基地别具异域风情。这些画家过着中俄两国“候鸟式”的生活,他们在两国广袤的土地上采风、创作,油画及其周边艺术品产业已经形成。(下转第三版)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