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9日04:31 来源:重庆日报
重钢环保搬迁,为大渡口留下了7500亩的完整土地和一幕洋洋洒洒的“再创造”篇章。
这部篇章的序,由一个类似“城市梦工厂”的“全球化企业公园说”开头,而它的缔造者——天安数码城,正由此扛起建桥工业园区乃至整个大渡口转型升级的大旗。
品质之城的首席名片
怡和洋行、仲量联行、阿特金斯、凯达建筑设计、仁孚·梅赛德斯奔驰……5月10日,这些在全球都星光熠熠的名字,齐聚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
在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中国西南英国商会的牵头下,30余家大腕级企业到此寻觅商机——天安的项目产业、滨江住宅、总部基地等总体规划,让见惯大场面的企业大亨们赞叹不已。
随着重钢环保搬迁,以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新兴产业之区”为目标的大渡口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而作为其转型发展的代表之作,天安已然成为展示大渡口崭新城市形象和产业形象的“首席名片”。
2008年4月9日,天安来了!这一天,随着“重庆天安数码城”落户大渡口建桥工业园区正式合同的签订,重庆与天安,如愿“联姻”。
“把西部地区的首个项目选在建桥园区,是天安对大渡口价值的独到发现。”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而大渡口方面则寄望通过天安项目,实现从传统工业、重工业为主向以新兴产业、都市产业为主体的“无烟产业”转型,成为重庆高端科技及服务产业的形象名片,成为国内生态型城市产业综合体的标杆典范。
产城融合的微观样本
事实上,落户建桥,天安数码城便承担着为大渡口区再造一个重钢,填补因为重钢搬迁可能带来的产业空虚的历史使命。
翻开《天安数码城》厚重的项目介绍,深圳、东莞、青岛、苏州、南京等地,都能觅其芳踪;尤其是深圳天安——450亩土地上,成就了每年技工贸总值500亿元、税收45亿元的“天安数码城现象”。
“天安的到来,将有助于加快大渡口区产业升级,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巨型科技孵化器’将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理念、超前的建筑形态、高端的人才。”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几年建设,天安的引领作用已经在大渡口乃至重庆的土地上显露无疑。
作为重钢搬迁后第一个入驻这个板块的项目,重庆天安数码城在保留原大山大水的地貌基础上,主力打造出具有大规模、大格局、大尺度的产业集群。在总体量100万平方米的规划中,通过超大尺度的绿化公园打造,形成重庆稀缺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式办公集群。
目前,占地500多亩的天安数码园一期已露出神秘面纱:它不仅是高新创意产业扎堆之所,也是“白(领)骨(干)精(英)”们的生活之地。相关业内人士称,天安数码城不只是个企业名称,而是“全球化企业公园”,“可工作、可生活,这样一个地方,好比一座城市‘梦工厂’”。
大渡口区委常委、副区长罗林泉表示,建桥园区正在谋求“二次创业”和转型升级,核心就是以“2.5产业”引领园区产业发展,力推“产城融合”。今年亮相的城市综合体——天安数码城,就是产城融合的微观样本,而建桥园区的宏观愿景,就是整个大渡口区的“生活品质与新兴产业”的城区融合。
科技孵化的城市价值
除了产城融合的示范,天安数码城以科技孵化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也与建桥工业园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让重庆的企业直接借脑世界顶级企业微软、IBM等,并孵化上市企业。”重庆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安数码集科技产业大厦、区域总部基地、优质商务配套和滨江高尚住宅于一体,是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同时,利用数码园的“渝港产业园”基地,天安将邀请国际顶尖专家定期访问或常住,为孵化基地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国际智力支持。
据悉,重庆天安数码城项目整体规划产业办公总建面约80万平方米,将聚集1500家中小型企业办公,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项目一期20万平方米已全面竣工,二期11万平方米产业楼也已进入平场阶段,10万平方米的总部基地区域和9万平方米高档滨江住宅也将于今年内建成投用。
目前,大渡口区科委已在这里设立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科技孵化平台,用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同时重庆大学的博士后工作站也将在这里设点,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另外,数码城还提供专利成果代理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服务平台,引进“无烟产业”,预计5年可实现产值200亿元、税收10亿元,吸引5万人就业。
“我们将通过聚集效应形成核心产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为重钢环保搬迁以后的大渡口的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重庆天安数码城公司副总经理李广磊说。
云谷之上 绽放区域新地标
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以生态之谷、科技之谷、云概念之谷为理念,将在100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中,打造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公园,建成西部地区最高品质的城市产业综合体旗舰级项目,形成包括科技产业研发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区域总部基地、区域金融投融资服务中心、公共技术平台中心、企业级商务服务运营中心、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在内,拥有高品质商业配套和高尚生活的城市产业综合体。
生态之谷——既与整个大渡口区域的绿色主题同步,与重钢、钓鱼嘴沿岸绿色走廊的规划呼应,又体现了基地本身狭长的山谷地形特征及以绿色通道作为主骨干贯穿基地的主题。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在100万平方米的立体空间中,通过多元生态体系,结合下沉式广场、空中花园、立体绿化等形式,以阔绰的楼间距与超低容积率,打造了在全市范围内前所未见的大尺度生态办公群落。
科技之谷——作为第四代成熟型的城市产业综合体,重庆天安数码城将充分运用集团20年积淀的运营经验,打造更为科学的产业集群,实现企业与企业家可持续发展的升级大平台。在产品的打造上,项目通过与思科、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园、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组织,打造全球化智能企业园区。轻松实现全区域的WIFI覆盖等现代办公手段,倾力打造远程办公系统、高效智能互联安防、传感级节能系统,借助数字技术的运用创建世界级云端智能企业公园。
云概念之谷——依托天安数码城集团的品牌效应,搭建国家级的产业资讯大平台,实现同步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引擎。而重庆项目还将延续集团一贯的商业运营模式,促进成长性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为企业提供一个配套完善、具有“云效应”的高端服务平台。并借助数字技术的运用,倾力打造远程办公系统、高效智能互联安防、传感级节能系统,以及实现人才管理、政策资讯、金融服务等全数字办公的现代高端商务环境。
三大核心 引领城市产业升级
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作为天安数码城集团发展20多年来集大成之作的第四代产品——城市产业综合体,将紧紧围绕三大核心内容,破除重钢环保搬迁后区域的产业空虚,助力大渡口经济、社会、城市转型。
第一大核心,做好产业核心。产业是天安数码城打造的城市产业综合体的核心,产研大厦和总部基地这两大类产品在天安数码城的开发历程中,已经有了20年的经验。发展到第四代,成熟的开发模式、为企业需求量身打造的产品形态,更使得“云谷”成为引领产业升级发展的典范。
第二大核心,构建园区的产业生态环境。天安数码城用心探索22年,在构筑产业生态环境方面已经颇具发言权。天安数码城用成功的案例证明,要丰富园区的配套服务设施,同步构筑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缺一不可。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则再次用事实表证了这一经验的正确无疑。
第三大核心,打造配套商业与生活。一个园区要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园区,需要有配套生活和商业,如此才能生机勃勃。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用相应的商务配套解决了企业24小时不间断的商务办公以及生活需求,形成一个生生不息、自我滋养的有机体。
三大优势 缔造城市蝶变机遇
从基础设施而言,重庆天安数码城项目是集团项目中少有的位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的开发项目,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从项目出发车行仅3分钟即可上内环高速,40分钟即可抵达机场;步行5分钟即可乘坐轻轨;车行30分钟内即可顺畅通达其他主城区域。
从空间布局来看,大渡口区103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近80%的土地尚待开发,尤其是重钢的环保搬迁和钓鱼嘴片区的开发,这两块背倚中梁山,拥有一线江岸线资源的风水宝地,将成为重庆未来土地资源“皇冠上的明珠”。伴随着大渡口区域价值的迅速提升,重庆天安数码城园区在自身逐步完善的打造过程中,也将享受巨大的物业增值收益,同时获得更多优质的服务和配套。可以说,这将开启入驻企业发展与重庆天安数码城项目发展以及大渡口区域发展同步共享、三方共赢的局面。
从后发优势来说,大渡口提出的“一寸宅地一寸绿,半城山水半城园”的公园之城美好愿景,与天安打造生态型园区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此理念上着力打造的重庆天安数码城·云谷,将更加适合成长型的高科技企业、创意文化企业及高端服务业的成长与发展。
文/王萃 贺娜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