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勤劳闯出新天地 实干托起中国梦

“中国梦·劳动美”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粤举行

2013年06月19日16:17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昨日上午,广州珠岛会堂座无虚席,广州地区各界劳动模范和职工群众代表共1200多人参加了由全国总工会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总工会、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总工会联合承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会,现场聆听精彩报告、近距离感受劳模的精神。会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庹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业斌共同会见了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全体成员。

会上,全国劳模窦铁成、李刚、贾向东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姜妍作了生动感人的事迹报告。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工作岗位,有着不同的经历,但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赞歌。四位劳模的报告真挚朴实,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与会者深受教育和启发。

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最终成长为一名掌握精湛技术、极具创造精神的高级工人技师,超越了自我,创造了奇迹,是知识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

中铁一局电务公司高级工人技师窦铁成:靠实力让外国专家赞“了不起”

今年4月28日上午,我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的座谈,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广大职工的劳动干劲和劳动热情。我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工人阶级高度信任、充满期望,我更感受到,中国工人阶级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我们这一代工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经常看到,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所需的设备,都要花巨资从外国进口,即使引进来了,国内也几乎没人会用。从那时起,我就梦想当一名懂技术、有能力的工人。

要实现做一名技术工人的梦想,对刚参加工作、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我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为实现这一梦想,我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30多年来,我坚持边工作,边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读完了电力专业大学所有的课程,记了60多本、2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掌握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

京珠高速公路开始修建时,我们公司承担了广东境内某标段的系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我被“点将”前去增援。在进行交工送电前的空载实验时,意外发生了,一个变压器开关不断跳闸。我通过翻图纸、检查测试,认为问题出在进口设备的设计环节。然而,专门赶来的外国专家坚持说,设备是国际最先进的,不可能出问题。最后,检查结果验证了我的判断,外国专家惊叹于我们解决技术难题的智慧与能力,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工人了不起!”

如今,作为一名知识型的产业工人,我的梦想是:“带出更多、更好的年轻徒弟,引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心钻研,不断掌握新技能,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我成长的经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只要有志向、有追求,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昔日中专生将赴美带“洋徒弟”

从驾驭“洋设备”、改造“洋设备”到超越“洋设备”,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到成为管加工电气设备领域的技术专家,再次证明了勤奋学习、勇攀高峰是推动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

天津钢管集团公司管加工部电气点检作业区作业长李刚:昔日中专生将赴美带“洋徒弟”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从学生时代起,就希望有一天能像父辈一样当一个好工人。1990年我中专毕业后来到建设中的钢管集团。起初,我所从事的工作,是无缝钢管生产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道工序。仅有中专学历的我,要维护好这些“洋设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先进技术,驯服这些“洋设备”,为中国工人争气!

那时候,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当时主要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对于英语底子薄的我来说,就像看“天书”。为了扫除这只“拦路虎”,我吃饭睡觉都书不离手,见谁都要说上几句,最终跨过了这道门槛,不仅可以看懂资料,还能与外方专家对话交流,并利用两个多月时间修改数据、编译软件,将拧接机操作界面由英文全部更换成中文。

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外国专家生怕技术泄露,安装调试时把工作区域围起来,不让中国人进入。我看见有的外国专家晚上还在调设备,就主动凑到跟前,他们干到几点我就跟到几点,外国专家受感动而破例让我进入工作区域协助。我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设备控制要领画成草图牢记于心。一年下来,我不仅掌握了电气维护技巧,还成了技术上的“多面手”。

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洋设备”的核心技术,从处理传感器信号不灵的小毛病,到改进一项工艺、优化生产线,我都“手到病除”。时间一长,“有问题,找李刚”就成了车间里的流行语。同事们还送给我一个外号——“电气华佗”。在2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外国专家能够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近年来公司创新发展的视野更开阔了,实施了迄今中国制造业在美投资最大的建厂项目,我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项目的工人大部分来自美国当地,不久我就要到美国去参加项目建设和开工。从前,咱们中国工人学“洋师傅”,现在我要带“洋徒弟”了,这让我感到特别自豪。

当前,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拼搏奋斗。我的梦想就是更好地发挥新时期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工人的作用,让中国制造的钢管走向全球、叫响世界。

用3年多时间干了普通人1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干成的事,用10年时间从身无一技的农民学徒工成长为业内最高水平的“焊工王”,依靠的是勤于学习、肯于钻研、勇于创新。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