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17日03:52 来源:甘肃日报
6月15日,鲁哈尼的支持者庆祝其当选伊朗总统。 新华社/路透
伊朗内政部长纳贾尔6月15日在首都德黑兰宣布,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鲁哈尼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
分析人士指出,鲁哈尼从多名强硬保守派候选人的围堵中胜出,令人颇感意外。这匹“黑马”的出现,反映了伊朗民众“求变”的心声。他上台后,伊朗在经济政策、与西方关系以及核问题谈判方面或许会出现变化,但这些变化有多大,还需继续观察。
时势造“黑马”
在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的8年时间里,伊朗在外交上,特别是在核政策上采取了“不妥协、不投降”的强硬立场,导致其与西方国家关系全面恶化。其后果是,美、英、法、德等国联手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伊朗民众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面对伊朗现状,鲁哈尼打出“变革”大旗吸引选民。他承诺自己当选总统后将致力于挽救伊朗经济,组建一个“充满智慧和希望”的政府,强调在“理性和智慧”的基础上,通过“与世界合作和纠正自身错误”解决自身问题;在外交上,他主张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通过谈判解决与西方的分歧,以缓解西方制裁对伊朗经济造成的压力。
鲁哈尼的这些温和主张迎合了伊朗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求变”的愿望,因此,他的人气不断走高。
“黑马”欲变革
凭借“经济繁荣、政治务实、文化活跃”的竞选口号,鲁哈尼成功把握了选民对伊朗前途命运的期待。分析人士指出,鲁哈尼上台后,将履行自己的承诺,对伊朗国内和国际政策,特别是在经济、外交和核问题方面的政策进行改革。
分析人士认为,鲁哈尼在伊朗核问题谈判方面或许也将调整立场。2003年至2005年哈塔米担任总统期间,鲁哈尼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促成了伊朗与英、法、德就伊朗暂停铀浓缩问题达成协议。
鲁哈尼表示,将争取使对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层面。他说,伊朗核计划是为了和平使用核能,相关问题应该由伊朗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协商,而不是联合国安理会。
美以很谨慎
就立场相对温和的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美国和以色列依旧态度谨慎。
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说,美国依然愿意直接接触伊朗政府,致力于就伊核问题寻找外交解决方案。美联社解读,这一表态暗示美方就伊核问题的立场没有因选举结果而变化。
相比之下,以色列对选举结果的反应更加冷淡,并不看重鲁哈尼当选可能带来的政策变化。一名以色列部长告诉路透社记者,让立场相对温和的人物出任总统,伊朗显然可以给推进核项目赢得更多谈判时间。
美联社援引另一名以色列官员的话报道,鲁哈尼当选反映出伊朗民众的改革期望,“反对导致制裁和更艰难生活的道路”,“如果伊朗不尊重国际社会要求,不立即停止核项目,国际社会必须进一步施压伊朗”。
变革不容易
分析人士指出,鲁哈尼依靠民众“求变”心理当上总统,但能否借力推行变革,使伊朗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目前尚难预料。
在伊朗,总统地位虽然仅次于最高领袖,但其权力有限,内政外交决策权掌握在最高领袖手中。伊朗困局的症结在于核问题,只有打破与西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僵持,西方才有可能放宽对伊朗的制裁,伊朗才能获得喘息之机,这是摆在新总统面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强硬保守势力仍占据伊朗政坛主流的格局下,鲁哈尼的变革势必受到最高领袖和保守势力的牵制。
(综合新华社德黑兰6月16日电、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来源:甘肃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