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产城融合”助推丹徒新崛起

2013年06月11日06:17    来源:新华日报

  镇江市丹徒区曾经是发展的洼地,一年前,冈峦起伏的西南角分布着几个小山村,但现在已变身为高校园区;几年前,丹徒区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影子,但现在,几家大企业纷纷落户,很快成为镇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地……

  “丹徒将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带来的新机遇,致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让产业更加依附于城市,让城市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产城一体、产城共荣,形成良性互动,把城郊区建设成新都市不再是梦想。”丹徒区委书记陈琳告诉记者。

  “飞来”一座大学城

  丹徒原先没有一所高校,这座大学城就像“飞来”一样,丹徒长山科技新城建设副总指挥范晓荣给记者打开规划图:“这里是江苏科技大学,这里是江苏大学京江学院……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搬来7所高校,其中,江苏技师学院主体建筑已经竣工,9月份就在新址开学。”

  “建设大学城要三年时间,征地、拆迁、修路、各项基础设施配套,丹徒区要补贴巨额资金,压力很大,但这机遇却是金钱买不到的,大学城对提升丹徒城市发展整体水平、带动二三产业的效应是无可限量的。”丹徒区区长张映桥说。

  原来,大学城建成后,将有6万多名教职员工在这里工作,这对带动丹徒区的文化产业、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丹徒还在校区周边预留了产学研基地,本地企业将优先获得科技转化成果,这里将成为镇江乃至全省重要的人才、智力高地。

  高新技术唱新主角

  3月,中国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丹徒分中心挂牌。“中科院的技术转移中心一般每个省只有一个(全国仅有6个),在县(区)设立分中心,我们是独一家。”丹徒高新技术产业园工委会副书记王翼告诉记者。

  这家分中心落户丹徒不是没来由的。分中心南面不远处,就是中靖氢能源公司,这家公司创下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审批的最快纪录,因为其生产的氢能源发电机具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技术,且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污染,是新能源产业中的佼佼者。中科院分中心落户丹徒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加快科技转化、打造百亿级氢能源产业园。

  “很多地方产业和城市是隔离的,之所以隔离,就因为有污染源。丹徒的产城融合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产业必须是无污染的。”王翼说,过去丹徒没有一家像样的创意企业,如今,总投资40亿元的江苏镇江软件科技产业园、20亿元的联盛新兴科技产业园、25亿元的乾景文化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落户。

  产城互动新格局

  以往丹徒新城的人有很深的感受:城有了,市却还没形成。丹徒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陈鹏说,“市”本身就是服务业,也是产城融合最理想的载体之一,因此,丹徒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到了吸引高端服务业上。现如今,单体投资都在10亿元以上的宝龙商业综合体、冠城商业中心、智谷商业中心、华山路步行街、慧中商业街等现代服务业大项目纷纷落地生根,一家四星级酒店已经开张营业,两家五星级酒店正在建设,逐步形成业态互补、产城互动的新格局。目前,丹徒区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仅41%,到明年初,将达到50%左右,而随着大学城的建成、人气的迅速提升,今后几年丹徒区的服务业占比还将继续提高,逐步做到“以城养城”,商贸服务业这块短板补长后,一座产业发达、设施现代、人才集聚、生态宜居的新都市将崛起苏南。

  本报通讯员 蔡敏 董帅

  本报记者 晏培娟 朱新法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