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中国科学家正加快  参与国际科学研究

2013年06月07日06:46    来源:解放日报

前天,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高级编辑卡尔·泽亚米雷斯在上海出席麦克米伦科学和教育公司中国办公室的开业典礼,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围绕全球范围内学术不端行为有所上升、中国科学家论文发表数大幅提升等热点问题,卡尔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作为在《自然》杂志工作逾20年的资深编辑,卡尔及其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审读来自世界各大研究机构的论文,大约每周200篇左右。如此大的工作量,如何确保每一篇发表论文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卡尔介绍,除了传统的编辑预审和同行评议机制外,他们也引入了一些技术手段。例如,对于文本,有专门的比对软件,判断是否与已发表论文有过多重复的地方。对于数据图表,也有类似的“侦查”软件,可辨别出曲线、图片究竟是基于原始数据一次性形成的,还是有后期修饰、伪造痕迹。

“当然,作为顶尖杂志,我们对于科学家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卡尔强调,如果怀着“有罪推定”的前提,怀疑每一篇论文的真实性,那么对于正常的编辑审稿流程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作为《自然》杂志的编辑,最重要的职责是与科学家积极充分地互动,确保他们学术上的成就可以被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为大众所理解,这也是一家百年杂志的立身之本。

强调自律而非他律,这是卡尔对于学术诚信的态度。近年来,由于数据造假等原因导致论文撤稿的现象,在《自然》、《科学》等学术期刊上时有发生。对此,卡尔认为情况并不如看起来那么糟糕。至少在他负责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环境学领域,近几年来鲜有撤稿发生。哪怕是在撤稿现象相对集中的生命科学领域,他也认为,“这并不说明现在的科学家比他们的前辈更善于欺骗”,更多的原因是现在大众媒体对于撤稿的关注度更高,传播途径更多元,才造成了“现在论文质量低、撤稿频繁”的主观印象。

上周由自然出版集团公布的《2012中国自然出版指数》披露,2012年中国科学家在 《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比上一年增长了35%。卡尔回忆,20多年前他刚到《自然》杂志工作时,有中国科学家参与的论文寥寥无几。这几年中国学者在《自然》发表的论文,相当一部分是由国际学者共同参与的,因此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学研究中的参与度有所提升。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