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留守儿童包粽子寄给远方父母

2013年06月07日05:11    来源:重庆日报

6月6日,亲情卡片上,孩子们写下对父母的祝愿。 记者 熊明 摄

6月6日,大足区登云中心小学,孩子们开心地包粽子。记者 熊明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珺 实习生 赵侦私)6月6日上午,在大足区智凤镇登云中心小学操场上,五年级一班的学生汪凡棋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包起了粽子。尽管不少“作品”看着歪瓜裂枣的,但他们依然高兴,因为这些粽子要寄给远方打工的父母。端午即将来临,对于登云小学160余名留守儿童来说,把思念和祝福送给千里之外的父母,是最好的过节方式。

  想起父母,孩子就落泪

  12岁的李红艳在学校表现非常出色。2011年春节后,父母前往广东打工,留下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以前过端午节时,爸爸妈妈会和我一起包粽子、煮粽子。闻着粽叶的清香,还没出锅我就闹着要吃了!”小女孩的话,流露出希望和父母团聚的期盼。

  “我不怨他们,因为他们外出打工是为我好,为这个家好。”红艳说着就流出泪来。她很懂事,春节爸爸妈妈回家一趟,她非常珍惜团聚的时光,很懂事地帮着做家务和农活。爸爸妈妈也很爱女儿,每次回家都带回新衣服和零食。但红艳最期盼的,还是他们能在家里多住几天。

  “我希望家乡能尽快富起来,爸爸妈妈回乡工作,以后一起过节!”红艳笑着说,如果自己有架飞机就好了,想念爸爸妈妈时,就能随时飞到他们身边。“我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有本事了,这些梦想就会实现!”

  五年级女生姚晨也是留守儿童。一想到爸爸妈妈远在西藏打工,不能回家过节,小姑娘就难过得直掉眼泪。姚晨是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还是学校舞蹈队的主力,她相信总有一天,父母能够来到学校,听听她的广播,观看她的舞蹈表演。

  邮局现场办理邮寄业务

  为了让远方的父母感受到儿女的思念,登云小学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大家一起包粽子。邮局的叔叔阿姨也来了,现场为孩子们办理邮寄业务。

  五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围成一圈,大家非常认真地包着粽子。杨国玲虽然很努力,但还是有两个粽子散了架,她开心地笑着,又重新开始……

  “爸爸、妈妈,端午节就要到了,我要送你们3个朋友:健康、平安、快乐,请你们笑纳。儿子阮迪强。”在邮寄现场,除了送给父母的粽子,还有一张张写满依恋的明信片。阮迪强歪歪扭扭地写下了祝福,“希望爸爸妈妈看到后能大笑一场!”

  “我们家中,奶奶的手艺最好,每次过端午节,都是她负责包粽子!”唐婷包起粽子来非常麻利,原来,每回奶奶包粽子时,她就打下手。这次,她打算把其中几个寄给广东打工的父母,其余的带回家给奶奶尝尝。

  据登云小学校长邓朝轩介绍,该校161名留守儿童,占到全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学校有意培养他们和外地打工父母之间的亲情,每周都会安排孩子们通过视频、电话,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进行交流。

  放飞梦想,绘制百米长卷

  石刻、荷花、鲤鱼灯舞……这些大足的文化元素,被孩子们搬上了他们的百米画卷。在昨天的活动现场,100名孩子还挥舞手中的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梦想。

  孩子们分为10个小组,各自负责一块10米长的画布。10块画布加起来,恰好长达百米。你画宝顶卧佛,我画荷花池,他画鲤鱼灯舞,一幅幅图画中流露出童趣。

  11岁的女生曹海燕正埋头为荷叶涂色。在她负责的画布上,一群小伙伴来到湖畔玩耍。粉嫩荷花,翠绿荷叶,水中鱼儿游来游去,蜻蜓在湖面上飞舞,快乐的图景好似一幅“盛夏清荷图”。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我是在《上下五千年》中读到的。”海燕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她说,真想看看龙舟竞赛是啥样。

  两个小时过去,孩子们的百米长卷终于绘成。看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脸上笑开了花。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