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1日08:06 来源:福建日报
鉴定援助
你有困难我来帮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马巷镇的一间简陋屋子内,92岁的方老太从厦门市中心血站正道司法鉴定所工作人员手上,接过两份《司法鉴定意见书》。看着《司法鉴定意见书》上“支持黄某与方某源之间存在亲生血缘关系”的字眼,老人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孙子方某源办户口的事终于有着落了!
这是方老太智障儿媳和孙子的亲子鉴定报告。方老太的儿子方某与黄某结婚后,生育的3个孩子都是智障患者,最小的孩子方某源还常年瘫痪在床。2006年,方某在一次海难中身亡,留下了生活无法自理的黄某和3个孩子。
如今,方老太着急的是孙子方某源落户的事,他都20岁了,可是由于属于计划外超生,多年来一直无法落户,也不能办理低保补助。当地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和公安部门多次调查协商得出结论:只有先解决了方某源的户口问题,才能进一步办理低保补助。而解决户口问题目前只有两种途径,要么找到出生证明,要么,通过亲子鉴定确定其为黄某亲生,这样就可以带着鉴定书到公安机关落户。因为无法找到方某源的出生证明,方老太一家只能选择亲子鉴定这个方法。
方某源的家庭情况特殊,于是,在厦门市司法局的协调下,厦门市中心血站正道司法鉴定所的工作人员上门为方某源与其母采集了血样,并进行亲子鉴定,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为他们办理户口提供了帮助。
据了解,厦门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了由政府主导、财政“埋单”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援助范围涵盖法医临床鉴定、亲子鉴定、文书鉴定等6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当困难群众需要委托厦门市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又无力缴纳鉴定费用的,便可申请免费司法鉴定援助。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实施以来,每年均有上百名困难群众免费获得司法鉴定援助,并凭借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有效地维护了合法权益。
保证公平
维权之路更通畅
“建立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可以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否则,当事人可能因缺乏证据而诉求受阻,难以获得应有的赔偿。”厦门市司法局司法鉴定仲裁管理处副处长林应钦说。
早在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厦门市司法局就专门设立了司法鉴定仲裁管理处。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国家开始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以此为契机,厦门市司法局实现了五个“率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由政府“埋单”的司法鉴定援助制度,在全省率先成立司法鉴定人协会,在全省率先成立法医类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在全省率先实施诚信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司法鉴定机构党组织,司法鉴定管理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目前厦门全市共有14家可以进行司法鉴定的机构,其中事业单位下设的有3家,行业协会设立1家,其余10家为民营机构。虽然机构的性质不同,但都遵循“科学、客观、公正、严谨”的原则,让每个当事人的维权之路更为通畅。
王某是一名个体家政人员,去年,她在为雇主打扫卫生时,因雇主提供的梯子有一颗螺丝脱落,导致她摔倒受伤,雇主为她支付了医疗费、误工费等。王某认为自己严重骨折,留下后遗症,要求雇主赔偿,双方发生纠纷,不得已,王某准备起诉,但没有经过鉴定,无法提出伤残赔偿的诉讼请求。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王某,像她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安排下,王某通过免费进行司法鉴定,最终拿到了鉴定意见书,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效证据。
创新管理
诚信机构这里找
记者打开厦门市司法鉴定公众信息网发现,14家鉴定机构的相关信息,都可以在这里查询到。而鉴定人的诚信档案,还用了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予以区别。
这是反映机构和鉴定人诚信状况的一种创新方法。
“诚信档案的公开,让公众可以随时查询、了解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人员的执业资质、技术职称、诚信积分、奖惩情况、业务专长等诚信方面的内容。增强透明度,实际上是增强司法鉴定机构的公信力。”林应钦表示,这既方便群众委托案件,也有利于公众对鉴定工作的监督。
这个司法鉴定管理应用平台,使用司法鉴定意见书统一编号控制系统,然后,再通过统一编号系统保证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真实客观,不仅杜绝鉴定人私自接受委托、私自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行为,也有效防止非鉴定机构出具的假意见书。
其实,在这个管理平台于今年年初上线使用之前,厦门市就已经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诚信管理办法》,营造诚信受益、失信受惩的执业环境。通过有效发挥行业管理、行业自律作用,司法鉴定人和鉴定机构依法独立执业,鉴定行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