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领导人出访 如何挑选国礼?

雕漆、陶瓷等常被列入国礼名单;国礼从贵重礼品逐渐演变成“投对方所好”的礼品
2013年06月01日09:48   来源:新京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 故事

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礼宾司邀请十几位画家作画

送国画印章 彰显东方文化

在鲁培新的印象中,1992年为江泽民挑选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国礼记忆犹新。“当时江泽民主席对我说,不想要老一套,不要准备景泰蓝之类的瓷器了,要有点新意。”他说,最后确定了两样代表东方文化的礼品——国画和印章。

画作免费,两厢情愿

当时为了准备礼品,礼宾司邀请了国画大师黄胄等十几位画家参与讨论。鲁培新回忆,当时黄胄跟他开玩笑说:“我的一幅画,两卡车钱都不够。”在场的人听了都笑了。黄胄接着对画家们说,这是国礼,请大家一定认真对待。既然是国礼,就不应向外交部要一分钱。

画家们也很高兴,作品作为国礼赠送,也是一种光彩。“最后有的画家交了两幅,有的交了3幅。”鲁培新说,礼宾司的工作人员和画家一起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作为国礼,送给日方。

关于送礼的时间也有讲究。鲁培新说,由于出访行程紧凑,一般送礼的时间都要见缝插针,那次就安排在了江泽民与各位前首相共进早餐后送出礼品。

4月8日早,江泽民在日本迎宾馆和风别馆,与福田赳夫、铃木善幸等6位日本前首相共进早餐。他们都是中日关系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人。早餐会上,江泽民送出了画和印章,并和他们逐一欣赏,印章上刻着的是首相们的中文名字。这些特意准备礼品让前首相们兴奋不已。

送礼不忘“老朋友”

当年与中国签订中日邦交正常化协议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因中风未能列席,鲁培新就陪同江泽民等人到田中角荣的住所看望,并赠送了画和印章。江泽民的来访和赠礼,让田中角荣激动不已,热泪盈眶。鲁培新说,这是中国人不忘老朋友的表现。

在准备这次的礼品时,礼宾司还准备了5000个景泰蓝的温酒杯。鲁培新说,这些温酒杯同样是以国礼名义送出的,对象是中日友好的团体,特别是经贸合作和文化合作的团体,甚至连宾馆的服务生都人手一个,“服务生收到礼品后都很开心,说没有想到。”鲁培新回忆。

送国礼的本意是礼到情到,主要是个纪念。如果国礼过多过大,就非常不利于携带。现在的国礼,尤其是考虑到直接归属个人的礼物,都尽量讲究便携性并讲究实用。很多国家,比如美国、俄罗斯,都明文规定了收礼的最高价值标准。

——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鲁培新

“送礼收礼”流程

●礼宾司确定是否送礼。

●礼宾司或行政司下的驻外机构供应处准备礼品。

●先遣组到出访国“打前站”,筹划的细节包括送礼的原则、时间和场合。

●元首互送国礼/双方礼宾工作人员互送国礼。

●回国后礼宾司将收到的礼品登记。

●交由相关部门保存、部分国礼送往国家博物馆展出。

(记者 韩旭阳)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