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领导人出访 礼宾司提前一月“踩点儿”

先遣组五六个人“打前站”;主席出访陪同和随行人员,一般不超过20人
2013年06月01日09:46   来源:新京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鲁培新 外交部前礼宾司代司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

昨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国家表演艺术中心沐浴在阳光下,该项目由中国援建。新华社记者 张加扬 摄

国家领导人出访行程只有短短几天,但这背后却需要出访团队提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准备。鲁培新在礼宾司工作20多年,曾参与安排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的外事活动。日前,鲁培新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揭秘“打前站”的故事以及随行人员的选择。

1 在哪住如何乘车都要考虑到

“外交无小事,礼仪必先行。”这是挂在鲁培新嘴边的一句口头禅。“礼宾司只负责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的出访活动,前者叫做国事访问,后者叫做正式友好访问。”鲁培新介绍,其他领导人出访的礼宾安排,就不用礼宾司来负责了。

最主要任务是定访问日程

每年年初,外交部会召开会议,就新一年内的领导人出访计划做安排。去哪里,不去哪里,都很有讲究,要根据整个国际形势和国家的外交政策来平衡。

除了外交政策的考虑,“有时候也要‘还账’啊,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来我们国家访问了,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要回访。这些会议礼宾司都是必须参加的,领导人出访计划定下来之后,外交部就要派先遣组去打前站。”鲁培新说。

打前站,至少要在出访一个月前成行。“先遣组就五六个人,队伍很精干,但负责的事情可特别多。先遣组的组长,一般由礼宾司司长或副司长担任。”鲁培新说,所谓“打前站”,主要就是谈礼宾安排,在哪住宿、怎么乘车、怎么会谈。可以说,打前站是对领导人在出访中的任何一步来个提前“踩点儿”,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到。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访问日程。访问持续几天、每天活动怎么安排、会见哪些人、访问哪些地方。各项活动怎么安排更科学更合理,非常考验先遣队的功力。

以会见为例,除了出访国的领导人必须要见之外,议长呢?在野党领袖呢?宗教国家的宗教领袖呢?这些都要根据行程做出安排。

国宴踩点儿讨论着装

“国事访问”规格最高,欢迎国宴必不可少,先遣组就要去国宴现场踩点儿,“整个宴会的流程是怎样的、持续多长时间、宴会多大规模、服装有哪些要求、哪些人参加、领导人要讲话还是只祝酒?整个宴会从开始到结束,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要考虑到。”

“打前站”一般持续一两周。“我们是自己坐班机去,所以打前站的工作也非常紧凑。”他说。先遣组“踩点儿”结束后,就会向国内发封电报,通报安排情况,国内再提出意见。一般情况下,先遣组这时候已经回来了,由驻地使馆负责根据意见进行调整。

到出访前,一般还会举行个准备会议,陪同出访的部长们会汇报会谈内容,礼宾司长还会给大家汇报礼宾安排。

2 企业家陪同出访要自掏腰包

国家领导人出访,身后都有一个高规格的随行团。那么,随行团是怎么组成的呢?

随行人员不超过20人

鲁培新介绍,主席或总理出访,陪同和随行人员,一般不超过20人。“其实并没有明确规定每次出访都有哪些陪同人员。不过主席出访时,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主管外交的国务委员、外交部长,一般都要跟随。”鲁培新说,“主要是看这次出访重点谈什么议题,如果是侧重经贸、环保、科技或教育,那么相关部委的主要负责人会陪同出访。”因此,正式陪同人员,都是副部级以上的官员。

鲁培新说,总理随行团和主席随行团有一点不同,“总理出访,解决的问题更偏向实际一些,所以随行人员中,部长会多一些。”

鲁培新介绍,一般提前1个多月,出访名单就拟好,并在礼宾司“打前站”时交给往访国。“如果主席夫人随访,名字会排在陪同人员名单的最前面。”

而随行人员还包括外交部相关地区司、礼宾司、新闻司的工作人员。此外,秘书、警卫人员、医护人员、媒体记者等也会随行。

随行“经贸团”不坐专机

“为了配合经贸外交,企业家也会随同领导人出访,不过他们不坐专机,而是先期抵达。”鲁培新说。

企业家随同领导人出访,已成世界惯例。每次外国政要来华访问,都不乏庞大的企业家随行团。我国也采用了这种做法,在习近平主席3月份出访南非时,随行企业家团队有61人。

据商务部外事司相关人员介绍,随行企业的选择,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每次出访目的地不同,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不同,随行企业也不尽相同。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不直接挂钩,所以企业的选择,基本上交由不同的商会或民间经贸团体负责。

鲁培新介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就已考虑邀请企业家陪同出访了。“这样可以给企业家创造机会,搭建走出国门的平台。刚开始陪同领导人出访的,主要是大型央企、国企的相关负责人。近年来陪同出访的企业家中,中小企业、民企的代表,越来越多。”

企业家陪同出访,费用要“自掏腰包”。但商务部该人士指出,高规格的“经贸团”蕴含的信息与渠道商业资源丰富,很多民企看好这个机会,所以报名非常踊跃。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