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6日08:06 来源:福建日报
去年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全面落实《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先行先试,实现了“三年基本具备开放开发条件”的阶段性目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势头。今年1-4月,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3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8%。
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原则,实验区高标准编制各类规划,确定了建设幸福宜居、科技之城的城市定位。在开放开发建设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其中,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验区。
绿意盎然的宜居城市
有这样一组数据:经3年多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平潭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37%,全岛近地面局部地区风力有所减弱,常年空气质量达到I级。
实验区开放开发初期,外界质疑最多的是:“平潭风大沙多海水咸,生态环境差,不适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而今,生态环境正在改善,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绿意盎然的生态宜居岛屿,让前来平潭考察、投资的人们眼前一亮,不禁感慨,“平潭变绿、变美了”。
生态建设是基础,事关平潭形象,也直接影响人们对开放开发的信心和决心。实验区成立后,提出建设“国际森林花园岛”的目标,力争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0%,建成区绿化率45%以上,实现全岛四季常绿、全年有花、立体布局。
在此基础上,实验区做好生态建设顶层设计。邀请国内外一流规划大师参与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水资源配置、科技智慧岛等专项规划,研究制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提出以“绿屏环城、内湾筑城、山海融城”为主题的城市建设。
围绕该目标,平潭大规模植树造林,目前已完成植树近5000万株——
长江澳是平潭最大风口,几十年来,平潭一直未能在这里建起沿海防护林。经3年多的不懈努力,昔日的风沙口已是一片郁郁葱葱,预计再经过两年努力,长江澳风口将建起一道长度达5公里、宽度达1至2公里的森林屏障。
平潭县林业局副局长林銮勇说,从数据上看,平潭近3年植树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均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从效益上看,树种结构日趋多样,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台湾黑松、樟树、夹竹桃等几十种树种已经适应平潭的气候。
打造国际森林花园岛,“花化、美化、彩化”同样重要——
夏日,是平潭岛最美丽的时节。环岛路上,月季、三角梅、玫瑰花怒放,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实验区森林园林有限公司经理林同璋介绍,平潭已大量种植桂花、樱花、桃花、月季花、三角梅等,未来的平潭,将会成为一座百花岛。
林同璋说,实验区已高标准绿化新建道路50多公里,同时,大力对新建的竹屿湖公园、万宝山公园、西航公园等进行绿化。
不仅如此,平潭还借鉴新加坡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高标准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和绿色空间;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低碳消费,探索建立集智能交通、智能生活、智能建筑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示范新区,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共同家园。
不久的将来,天蓝、海碧,全年见绿、四季有花,回归大自然的海上花园之城,将展现在眼前。
低碳环保的科技之城
共同家园需要共同产业的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鼓励平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等七大产业。于是,实验区提出,在产业选择上,要发挥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优势,在国际产业链条和ECFA产业链条中选准基点,高起点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两岸产业对接;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严格按照规划和产业目录进行招商选资,着力建设低碳、生态、智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
优惠政策不断出台,让平潭成为投资热土。继《总规》之后,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对台小额贸易等政策获批;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分线管理”监管方案等政策近期将获批。
驱车驶过平潭海峡大桥,最先到达的是金井湾组团。在这片实验区最早动建的土地上,协力科技、宸鸿科技、冠捷科技……一个个台资高新大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经过三年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平潭投资软、硬环境日趋完善。下一步,将转向产业发展,目前,实验区已优选了52个总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的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宸鸿科技是全球最大触摸屏制造商,今年年初落地平潭,一期投资150亿新台币。目前,正加快推进厂房建设,力争9月投产;
5月7日,平潭协力·锦绣城项目动工建设。该项目将作为协力科技园配套项目,为园区员工提供高标准的住房。协力科技产业园封装厂一期、二期工程将于6月完成主体工程,预计9月竣工投产;
5月11日,海坛古城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68亿元,建筑标准为国家5A级景区,项目将以闽台地区传统建筑文化为载体,展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用,每年可吸引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
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充分体现了实验区建设低碳环保科技之城的勇气和智慧,也意味着实验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产业链的核心资源进行整合、选择,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主导突破点和方向。
为了更好地吸引企业落地,实验区积极争取优惠政策落地,努力营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的投资环境。为此,实验区加快建设企业总部基地、商务营运中心等企业落地平台,吸引上市公司和优质企业在岚设立企业总部。目前,中福、东兴证券等公司已经入驻,未来还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建更多企业发展平台。
同时,实验区以建设自由贸易港为目标,大胆创新通关模式,加快建设通关软硬设施,争取年内实现封关运作,实施“分线管理”模式。
往来无间的便捷通道
作为“共同家园”,平潭,不仅仅是福建的平潭,更是两岸的平潭。
翻开地图,平潭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到新竹68海里,到台中88海里,到台北92海里。两岸之间隔着浅浅的一湾海峡,扬地利优势,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打造“一日生活圈”,是平潭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是两岸人民多年的期盼——
5月22日,“海峡号”首次成功试航“平潭台北”航线,将为开辟“平潭-台北”航线提供更多技术性保障。“台北至平潭航线开通标志着两岸间核心的黄金水道正式连通,进一步彰显主通道功能,凸显平潭的枢纽地位。”区口岸办主任林鹏飞说,去年底,“丽娜轮”(家园号)试航平潭-台北航线,从平潭出发,只用2个多小时就到达台北港。林鹏飞透露,“平潭-台北”航线有望近期开通。
构建海上便捷通道不断取得新突破。日前,《台湾地区临时入闽机动车和驾驶人交通管理规定(试行)》已获批,“台车入闽”有望实现。台商陈翠娟在平潭经营台湾美食,她告诉记者,“台车入闽”将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两岸往来将更加亲密无间。
高速客滚轮犹如海上巴士,缩短两岸之间的时空距离,拉近两岸民众的感情距离。“海峡号”开通以来,已运送两岸游客超过15万人次,带动台中港一跃成为台湾客运第一大港。
“在货运方面,两岸‘黄金水道’的打通,真正实现两岸‘航空速度’和‘海运成本’的最佳组合。”海峡高速客滚航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台湾到平潭出关以后到福建各个地方在10个小时以内,到宁波等地在16个小时内,到上海、广州等地只要24个小时,用现代物流的概念就变成城际之间的交通,平潭主通道作用也就更加凸显。
“黄金水道”犹如一条生命线,真正连接起海峡两岸。不仅如此,平潭正积极打造对台小额贸易、东澳中心渔港、两岸渔人码头等一大批产业承载平台,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台胞到平潭投资兴业,真正推动两岸产业的深度对接和社会的高度融合。
据统计,台胞上岛人数逐年增加,去年接待台胞3500多人次,近200名台湾专才在平潭创业就业;三年新增注册台资企业98家,协议投资额超过37亿美元。
(来源:福建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