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4日08:32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拟在广州塔以南新建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岭南文化大观园)四大文化设施,与花城广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大剧院、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市新图书馆遥相呼应。届时,众文化设施将围绕在广州塔的聚集圈内,形成“众星捧月”的文化聚集布局。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四大馆”选址方案已经初步确定,将于今日起在市规划局官网公示,市民可上网发表意见和建议。
广州塔周边将汇集文化精品
选址方案显示,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选址于城市新中轴线广州塔以南地块:广州美术馆和广州科学馆位于中轴线东侧,广州博物馆新馆位于中轴线西侧。这三大文化设施选址范围为:双塔路以南,新港中路以北,赤岗北路以西,新市头路以东。总用地规模35.38公顷(530.7亩)。这三大文化设施选址均在广州塔以南地块,交通条件极为优越。周边城市道路均为30米以上的城市干道,选址范围内西侧现有轨道交通3号线(赤岗塔站)、南侧有8号线(客村站),与地铁换乘站客村站相距500米,未来还规划了轨道交通12号线、19号线的交汇站赤岗北站。发达的轨道交通对于市民及游客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建成后,将结合现在的广州塔南广场形成“岭南广场”(暂定名),周边有广州塔、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广州科学馆、领事馆区、赤岗塔等,与珠江对岸的花城广场四大文化建筑,以及海心沙、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等,形成文化设施的集聚。
“众文化设施围绕在广州塔的聚集圈内,形成‘众星捧月’的文化聚集布局,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文化综合体和一流的文化精品集聚区。”该负责人介绍,从广州塔上北眺南望皆形成景观焦点,在近期实现新城市中轴线南延,以此实现世界上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的打造。
广州文化馆将建在海珠湖畔
广州文化馆则选址于海珠湖东北部。海珠湖北地块规划建设广州市文化馆,选址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滘中路南侧,新光快速西侧,海珠湖东北角。总用地规模24.71公顷(370.65亩)。选址西侧紧邻地铁三号线大塘站,规划沿新滘中路建地铁11号线。还将结合海珠湖打造风景优美的岭南大观园。该选址位于中轴线南端的重要节点,为中轴线南延建设提供了契机。
据悉,广州此前提出建设“一园四馆”,即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和岭南大观园。但征求专家意见后,将广州文化馆和岭南大观园合二为一,打造成有岭南特色的精品集中地。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馆(岭南大观园)的选址之所以没有与其它三馆集中在一处,是因为专家们认为该馆的建设可以和海珠湖的风景及园林相结合。对于该馆的建设,目前也有几个想法,一是建设单独的一个大馆,二是在海珠湖边建成零散的园林式建筑。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规划局将会同有关单位开展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力争将文化设施“四大馆”项目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文化精品。
■热点回应
1 文化设施为何密布新中轴南段?
回应:文化设施布局要兼顾均衡与集中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目前国际知名城市的文化设施主要分为两种布局方式:一是散落式布局,如伦敦、雅典、罗马等;二是以城市轴线为主线集聚的布局,如华盛顿、堪培拉、北京等。此次广州的“3+1”选址方案,便是“大分散、大集聚”的城市文化设施分布,能使广州市的文化设施,在原本已有的分散式布局中,又增加了集中式的大型文化综合体,兼顾了均衡服务和集中游览两种方式的文化普及需求。国际国内虽然有众多优秀文化集聚的布局案例,但像广州塔周边,将众多文化设施选址于天然江河周边,打造景观区位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集聚区,当属世界罕有。
2 广州博物馆新馆旧选址如何处理?
回应:仍建文化设施 目前未有定论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在本次规划中,将广州博物馆新馆选址移到广州塔以南地块与另外“两馆”一起建设,正是考虑到“大分散、大集聚”的城市文化设施分布,对于白云新城的旧选址,来还是会建文化设施,但具体建什么目前未有定论。根据广州市文化部门此前发布的消息,广州博物馆新馆选址拟建面积约8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0亿元(不含办理土地手续费用)。待新馆建成后,位于越秀山的镇海楼及原广州美术馆(仲元楼)将作为专题博物馆进行保护利用。拟新建的“四大馆”均将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建设,上海、北京等地类似建筑的面积一般是5万—8万平方米,也有部分是2万—3万平方米。但目前“四大馆”方案仍未确定,建设规模以及具体投资也暂时无法确定。
3 选址如何形成?
回应:先后完成五轮方案 欢迎市民提意见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去年8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南中轴线上要重点规划建设好文化设施“四大馆”,市规划局先后共完成五轮方案,形成四个选址方案供选择;今年2月22日、3月29日先后两次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讨论和审议,何镜堂等专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4月19日,市政府会议又充分听取了文化界专家的建议,确定了最终选址。
南方日报记者 刘怀宇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