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1日05:30 来源:重庆日报
丰都包鸾肉牛养殖场。
作为本土最大的涉农贷款银行,重庆农商行在支农惠农的过程中,积极创新思路,丰富信贷产品,不断强化金融服务,以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着力点,为涉农企业、农户开辟了致富“直通车”。2009年,重庆农商行与丰都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向丰都肉牛产业整体授信5亿元,这是重庆农商行针对丰都农业产业化首次超亿授信。为了进一步促进丰都肉牛产业发展,该行还专门研发了“丰都肉牛养殖贷款”及“农户万元增收担保贷款”,同时充分运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专业大户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信贷产品,持续加大对丰都肉牛企业、养殖户的信贷支持。
2009年,民营企业家秦亚良在调研丰都肉牛产业后,随即率领其北京中恒兴业科技集团领导团队,在丰都县成立了“重庆恒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发展肉牛产业。在重庆农商行的金融支持下,如今公司存栏能繁母牛超过1400头、育肥牛超过3万头、日屠宰肉牛超过300头,有效地支持当地1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IT老板瞄准肉牛产业链
矢志将丰都肉牛销往全球
“丰都在我看来就是块宝地,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四季分明,这样好的地方才能养殖出优质的肉牛。”在民营企业家、IT老板秦亚良的眼中,丰都具备肉牛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海拔高度从118.5米到2000米,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土自然条件适合动植物生长。如包鸾镇、三坝乡、太平坝乡、高家镇等十几个乡镇土壤肥力好,草地资源和秸秆资源丰富。全县可利用的草山、草坡约158万亩,拥有天然高山草场,产草量高,具有发展种草、养牛优越的自然条件。
“不仅自然条件优越,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肉牛养殖产业,在这里发展农业经济,我有信心!”回忆起2009年从北京来丰都考察时的心情,秦亚良仍坚定当年的决策。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秦亚良产生了要将丰都肉牛销往全球的壮志雄心。
事实上,为有效改善农民收益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2000年以来,丰都县在重庆市范围内率先开展黄牛改良工程,并于2002年在包鸾镇率先试点肉牛养殖。到2007年末,全县牛存栏超过16万头、出栏近7万头,牛肉总产量近9000吨,占全县肉类总产量的15%,肉牛产业逐渐成为丰都县畜牧业的骨干业。
遇资金瓶颈发展受困
农商行及时伸出援手
“2009年,公司刚成立,就开始了在丰都县各乡镇的牛场建设和牛只购进工作,但由于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公司出现了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秦亚良回忆当时的情况仍忧心忡忡,如此之大的投入,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但后期市场无法运作,前期投入也可能化为乌有,后果不堪设想。正当秦亚良一筹莫展的时候,重庆农商行伸来了“橄榄枝”。
原来,重庆农商行一直高度关注、重视丰都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缓解肉牛产业“供血不足”的问题,重庆农商行分别于2009年4月对该公司授信2.9亿元、2012年2月对该公司新增授信流动资金0.6亿元,用于丰都肉牛有关的项目建设。
在该行支持下,截至2012末,公司已在丰都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肉牛养殖场,共存栏肉牛3万余头,其中高家镇牛场最大存栏量可达2.5万余头,为亚洲之最。另外,公司在高家镇建成南方地区最大肉牛交易市场,可实现肉牛年交易量20万头;并已建成年屠宰10万头优质肉牛屠宰加工厂1座,2012年共累计屠宰肉牛3.7万头,生产各类产品9274吨,实现收入近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2月,该公司组建成为“重庆恒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拥有6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形成了集团化经营架构,正在为上市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创新特色农业金融产品
倾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事实上,恒都公司仅是重庆农商行对丰都肉牛产业实施金融支持的受益者之一。为了强力支持该县“用3至5年时间打造成为中国南方肉牛之乡”的目标,重庆农商行创新丰都肉牛项目金融支持模式,与丰都县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同促进丰都县肉牛产业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书》,对肉牛产业授信5亿元,并专门制定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丰都肉牛贷款管理办法》。针对肉牛产业化信贷需求,在信贷额度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授信额度,在运用丰都肉牛贷款品种不能满足的情况下,积极提供“量身定做”的信贷服务品种及时给予支持。
如推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品种,是针对养殖1—6头肉牛的一般养殖农户给予0.3万—2万元的贷款支持;“农户联保贷款”品种,是针对对养殖规模达到6—10头肉牛的小规模养殖户给予2万—5万元的贷款支持;“专业大户贷款”信贷品种,是针对养殖规模达到11—60头肉牛的专业养殖大户给予5万—30万元的贷款支持;“助业贷款”品种,是针对养殖规模达到61—400头肉牛的规模养殖大户给予5万—200万元的贷款支持;同时,对养殖、加工企业运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品种给予贷款支持。截至2012年末,该行发放肉牛贷款超过5亿元,其中公司类贷款4.1亿元、个人类贷款1.2亿元,支持了重庆恒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鑫犇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绿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丰都光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4家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了一大批肉牛养殖专业大户“发家致富”,起到了扶持企业生产、促进农户增收、推动县域经济的金融杠杆作用。
在工作机制上,该行进一步完善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提高信贷服务质量。如推出限时承办制。对肉牛养殖户申请贷款,规定办理期限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包括调查、审查、审批、发放时间在内);对肉牛产业公司、企业客户申请贷款,规定办理期限最长不超过10个工作日。同时,针对肉牛养殖户季节性和周期性资金需求,组织信贷人员对肉牛发展区域集中的村、组或养殖基地实行现场信贷服务。再如,进一步简化办贷手续。结合养殖户季节性贷款需求的时限,及时深入养殖农户开展贷前调查、信用评级等基础性工作,为养殖户贷款需求做好准备,减少贷款时的借款手续和相关工作环节,切实方便养殖户及企业借贷。
“丰都肉牛贷款”仅是重庆农商行创新信贷产品及服务,强力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范例。事实上,来自重庆农商行的数据显示,重庆农商行以“壮龙头,扶持支柱产业;拓县域,培育特色产业”为着力点,推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经济组织+农户”等贷款模式,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除了扶持丰都肉牛产业之外,还支持了潼南蔬菜、荣昌生猪、石柱辣椒、綦江饭遭殃等一大批规模型、科技型、特色型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在支农路上,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近800亿元,占各项贷款的43%以上,比年初增加56亿元,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2.71个百分点,支持有贷款余额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30多家,贷款余额超过50亿元。
文/庞凡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