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空港新城 再造主城新中心

2013年05月16日05:27    来源:重庆日报

文明渝北靓丽迷人

居民在龙头寺公园晨练

文明引导志愿者搀扶老人过马路

渝北区首界道德风尚电视演讲现场

空港新城鸟瞰图

重庆八中效果图

市民在重庆中央公园游玩

  ■一大理念——以“全国文明城区”建设“便民、助民、乐民、化民”

  ■两大目标——区域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人

  ■三大定位——两江核心区、主城新中心、国家中心城市风貌展示区

  ■五大功能——航空城、会展城、宜居城、总部城、创意城

  渝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日前,中航国际入驻重庆的标杆项目——“中航创智城”正式落户空港新城。瞄准这片重庆目前最热的土地,中航拟投资50亿元,建设一座集高端商务酒店、电子商务实体基地、通航总部产业办公群及创智公寓等于一体的“智慧之城”。

  据介绍,“创智城”项目占地300余亩,包括30万平方米的高端商住和50万平方米的高端综合商业体。如此大手笔的“造城”,中航国际看重的正是空港新城独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可观的开发前景——事实上,这样的区域价值正使得空港新城进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视野。目前,这里已成为全市重大项目布局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仅在建的五星级酒店就达6家之多。

  有这样几个场景:中央公园内,芳草萋萋、游人如织,路边的广告牌上,传递着国博中心即将举行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的喜讯;远处的同茂大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确保这条干道年内联通江北机场、两路城区、悦来新城……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2年,空港新城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亿元,国有基础设施投资额完成20.34亿元,实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个……

  由此,空港新城的强劲脉动和发展活力可见一斑。按照渝北区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这里已成为渝北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渝北实现“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和现代服务业高地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重庆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法国的戴高乐,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到美国的奥兰多……放眼世界,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皆因为航空城的概念而声名大噪。

  作为重庆“北大门”,独一无二的航空优势使空港新城成为重庆接驳世界最近的地方。依托空港发展新型产业经济和新兴城市形态,打造重庆乃至中国的“航空城”在这里成为可能。

  2007年3月,市政府出台文件,以航空城的概念布局为背景,正式批准成立重庆空港新城。按照最初的规划,空港新城启动建设时,控规范围约46平方公里。然而,这一数据很快翻了一番,达到91平方公里。其中,机场建设发展用地区域31平方公里、两路老城建成区域9平方公里、悦来会展城区域18平方公里,由渝北区组织实施开发建设的新城拓展区域约33平方公里。

  “控规面积的倍增,足见空港新城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空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两江新区作为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发展重心,是重庆开发开放的“主引擎”,而空港新城扼守着两江门户,其区位价值不言而喻。

  事实上,翻开两江新区版图,这一说法便有清晰的佐证——地处两江新区的地理几何中心,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两江核心区”。

  “此外,空港新城还将是新一轮重庆主城战略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新中心。”该负责人透露,重庆要建设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单是渝中半岛的“单核”承载远远不够,“双核”发展的大趋势将驱动空港新城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现代枢纽空港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成为继解放碑之后的“主城新中心”。

  同时,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门面”的空港新城还将肩负窗口和形象的重任,以高端服务业为支柱、文化交往和活力消费为拓展、生态智能的宜居建设为基础,打造“国家中心城市风貌展示区”。

  三大优势定位的叠加,将加速空港新城建成重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市政府对空港新城的规划,这里的区域面积要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人。

  产城融合的“主城新中心”

  “双百目标”,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空间拓展,空港新城的目标是航空城、会展城、宜居城、总部城、创意城“五大功能”集聚。因此,他们将城市建设的落脚点指向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突出特色,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走质量、效益、内涵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从江北国际机场、国际博览中心到中央公园,一条8公里长的东西轴线上,聚集着重庆新闻传媒中心、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基地、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华帝王朝大酒店等多家单位,构成了空港新城的“商务轴”。

  而拟规划建设的体育公园、已建的中央公园等,则将形成一条长约25公里的南北轴线,构成空港新城的“生态轴”,并由其辐射形成近10平方公里区域的商业黄金地带。

  “这两条轴线,目前已成为空港新城最活跃的产业、资金、人才聚集洼地。”空港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带动,空港新城的“五大功能”将加速成型——

  航空城将建成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大型商业门户枢纽机场,实现发展定位从承接主城疏解到引领主城升级的转变。到201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量200万吨。

  会展城将借力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建设,大力发展会展及酒店、现代服务、商贸等配套产业,打造重庆与国际交往的新基地和重要平台。

  总部城则将通过“总部经济加文化中心”的模式,建设200万平方米研发场所,形成空港新城发达的商务区及总部新核心。

  创意城打造以高科技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吸聚动漫、影视、网游、工业设计、广告策划、数码城以及主题乐园、时尚消费等产业。

  宜居城以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为重点,按照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出行便捷等要求,规划建设一批高档次生态型住宅,着力打造涉外经济居住区,为在空港“落户”的外来居民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如今,在“五大功能”建设带动下,空港新城的周边配套也日臻完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日前正式投入运营;大型城市生态绿肺——重庆中央公园已对外开放;优质教育资源——重庆八中和巴蜀小学已开工修建或已进入规划阶段;设施一流的医疗机构——渝北区三甲医院即将落户;文化艺术中心也已顺利布局……

  据介绍,为加快“主城新中心”建设,空港新城今年内还将建成城市道路20公里,拓展城市面积3平方公里,竣工高档商业设施面积20万平方米,力争对外交通、市政设施、配套功能与北部新区、悦来新城、水复组团及两路以东片区基本衔接,初步形成“城城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主动承接高端服务功能,力促优质产业项目落户,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的良好互动。

  处处彰显的文明软实力

  事实上,恰如空港新城对渝北打造“对外开放第一门户”的强势拉动,这里的高速建设也正是渝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而带动这种有质量、有效益增长的,除了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便是渝北作为全国文明城区的软实力积淀。

  从2009年以西部第一的殊荣获评“全国文明城区”以来,渝北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通过文明城区建设,实现“便民、助民、乐民、化民”,进而孕育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田沃土,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的西部首善之区。

  走进渝北区城乡建委行政服务大厅,高效、便捷是很多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24个行政审批项目不出大厅就可以全部办完,原本需要40多个工作日才能办结的,现在最多在27个工作日内就能全部搞定。

  “不用反复‘跑趟趟’,既方便,又高效。”邓平是空港新城一家入驻企业的办公人员,便捷舒适的办事体验让他对渝北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个高分印象。

  “我们建设‘文明城区’,不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借此为老百姓创造一个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生态文明环境。”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渝北区在民生投入、公共交通、生活设施、医疗教育、文体设施和政务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力,打造出舒适便利的宜居环境、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使文明真正实现了“便民”。

  以服务环境为例。近年来,渝北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机制和新举措。推行部门“公示制”,办事程序更加透明、规范、高效。优化政务服务环境,38个区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进入区行政大厅“一站式”办公,全区窗口行业深入开展“微笑服务、热情服务、满意服务”主题活动,3年来为群众全程代理各类事项近10万件,服务事项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以文明“助民”,在渝北更是有着最直接的诠释——10万名文明志愿者。

  在渝北城区人潮涌动的闹市街口、车站机场,市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群人:找不着路了,他们为你指路;行李沉了,他们为你添把力;老人蹒跚过路,他们会上前搀扶……

  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小区,人们会欣喜地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居民们免费维修小家电;为小区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为小区的整洁挥洒汗水……

  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是渝北区在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创新之举。近年来,渝北区组建了45个志愿者分会、200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招募注册了志愿者10万名,占全区建成区常住人口的12%,实现了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对象全覆盖。

  同时,该区还相继组建了“绿色环保”、“家庭教育”等10多支行业志愿者队伍。“文明顾问”、“与邻同行”、“和谐邻里”、“爱心帮扶公示”等特色服务形成了渝北城区街面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此外,渝北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乐民”,通过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化民”,进而使文明城区生发出巨大的磁场效应和名片效应,推动了社会进步、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年来,渝北地区生产总值一年一个台阶,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全市第一,与全区深入持续地推动文明创建密不可分。”渝北区负责人如是说。

  文/王萃 詹米璐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