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三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把握和应对新疆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把中央精神与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一、着眼全局谋划新疆科学发展思路
我们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出发,把新疆的发展稳定置于国际视野、全国大局中去研究、谋划,在充分分析研判制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特殊困难及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的具体战略选择,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
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我们把发展作为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充分发挥新疆自身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
群众第一、民生优先。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民生问题作为区域发展平衡问题、作为民族问题高度重视,通过连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和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疆各族人民群众。
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围绕着实现两大历史任务,坚持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推动工作落实。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勇于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敢于直面矛盾,鼓励大胆探索,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资源配置改革、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提炼出“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使之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内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我们始终坚持劲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以农村村级和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特别是强化敌社情复杂、流动人口集中的重点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使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我们在一切开发建设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
善用“底线思维”,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新疆反分裂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的特点。针对世界范围内非传统安全的新情况、中亚反恐格局的新变化、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化,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中,树立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善于运用“底线思维”,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坏的打算,朝最好的方向努力,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对敌斗争主动权。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区与以德治区相结合,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刚柔并济。不断强化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不断巩固长治久安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新疆要完成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归根结底要靠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奋斗。我们牢固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信念,大力倡导“我能行”的主体意识,不等不靠、奋发有为,积极践行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树立新疆形象,使各族群众通过勤劳互助、团结奋斗,走向现代生活。
二、立足实际推进新疆发展稳定
我们紧紧抓住中央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出台的一系列特殊的关心和支持政策,立足新疆实际,以创新举措在天山南北掀起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热潮。
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抓住差别化政策、产业援疆机遇,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产业发展,抢占技术市场制高点,构建新疆特色产业体系,加快“三化”进程。努力推进煤电煤化工、石油石化及下游产业、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加工等项目落地,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步伐。积极布局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非资源类加工项目,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推进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大力加强民生建设。突出基础性、普惠性、延续性和针对性,连续三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启动实施数百项重点民生工程,每年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以上,仅2013年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就有25类100个项目。通过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新疆“燃气化工程”、乌鲁木齐煤改气工程、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计划、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计划、统筹提高社会各类人员收入水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项行动等重点民生工程,全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人心暖了、心气顺了、动力强了、信心足了,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大力加强现代文化建设。以“到人、有效、管用”为原则,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重点进行新疆“三史”教育,增强了各族干部群众“四个认同”,强化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区、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南疆建设4151个村(社区)文化室,建成8084个“农家书屋”,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东风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万村千乡文化产品惠民行动、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等项目,加大对各类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的支持力度,区地县三级图书馆、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成立新疆艺术剧院,建立新疆民文出版基地,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我们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持久地开展以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查缴非法宗教出版物、防范封堵非法宗教网络传播为重点的“三非”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消除各种宗教极端思想,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反分裂,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加强对维稳工作形势任务的把握,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判,强化维稳工作责任制,推进维稳工作常态化建设。在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支持重点地区从实际出发,先行先试,取得了很好效果,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区情,我们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做到“四个坚决”和“三个严禁”,即坚决保护森林、冰川,坚决保护河流、湖泊,坚决保护湿地、植被,坚决保护绿洲、草原;对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饮用水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良好区域、风景名胜区和人群密集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严禁进行任何资源勘探和开发,严禁超采地下水,严禁无序开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技术创新,抓好节能减排。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的规划管理,强化流域、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农业粗放型用水。抓好天然林保护和草原禁牧、休牧。通过不懈努力,新疆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全疆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2.94%提高到2012年的4.24%,其中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4.95%提高到23.5%。造林面积每年以300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塔里木河实现连续30多个月不断流,结束了下游河道干涸多年的历史。加快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倡导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创造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通过赴沿海内地发达省区学习考察等,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树立“不让综合素质高能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长期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面向基层遴选自治区级公务员,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推进行政效能考评工作,坚决消除“懒、散、庸、拖、贪”现象。对职称评定办法进行重大改革探索,职称聘用努力向特殊人才和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对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和贡献体现在工作和事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特殊褒奖,增强了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信心。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