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四川巴中 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

2013年05月15日05:09    来源:重庆日报

今日巴中

巴山新居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四川省巴中市位于大巴山南麓,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幅员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人。

  随着多条高速公路的贯通,巴中将实现到成都、西安、重庆的3小时交通圈,到南充、达州、广元、汉中等周边城市1小时交通圈……

  交通的改变,把巴中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今日巴中正吹响追赶跨越发展的集结号,工业经济群峰崛起,旅游业、现代农业竞相发展,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城镇化进程高歌猛进,巴山大地处处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巴中建地设市20年来,勤劳智慧的巴中人民苦干实干、负重奋进,不断改变贫困面貌,“巴中精神”被新时期勇立潮头的巴中人继承和发扬,在这片生态有机的土地上,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有力跳动的脉搏。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经济地理的眼光来看,巴中非常神奇地据守在中国地理版图的腹心地带。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大中心城市恰好以巴中为几何中心,构成了一个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辐射人口1.5亿的超大经济区域。此外,成渝经济区、关天经济区、西咸新区如三星伴月、环绕两侧。

  如此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巴中成为四川向东、向北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成为连接成渝和关天两大经济区的重要地带,成为中国南北东西要素聚集的经济走廊。

  从更大范围来看,巴中既是华南华东地区走向西部、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市场的必经之路,又是东北华北地区南下西南、南亚、东南亚的一条重要通道。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巴中蓄势奋进。短短几年,由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构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正加快形成,巴中将实现到成都、西安、重庆的3小时交通圈,到南充、达州、广元、汉中等周边市1小时交通圈,到市内县(区)半小时交通圈。

  纵横交错的交通大动脉,正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不停地输送着“经济血液”。2012年,巴中GDP、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存贷款额等增速均位居四川省前列,成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秦巴山区的“聚宝盆”

  巴中历史文化厚重。古属巴国,东汉末年置县,迄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巴中是川陕苏区的中心和首府,曾有12万名巴中儿女参加红军,4万多人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宝贵生命,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446位将军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在巴中这块土地上,孕育了厚重的“巴人文化”、“三国文化”、“红军文化”,涌现出北宋天文学家张思训、近代“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和新时期“时代先锋”王瑛等杰出人物。

  文化资源弥足珍贵。中国最早的“国道”——米仓古道,刘邦囤粮的得汉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截贤岭, “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南龛摩岩造像石窟艺术群,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这些底蕴深厚的巴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构成了巴中丰富的文化资源。

  自然风光魅力无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光雾山,“春看烂漫山花,夏听深谷幽泉,秋赏似火红叶,冬览白雪冰挂”,尤其是那比美酒更醉人的红叶,绵延580多平方公里,令人叹为观止。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诺水河,秀水中流、险峰兀立,128个地下溶洞洞洞相连,神奇诡异,为亚洲最大的地下溶洞群,被专家誉为“美妙宫殿,神奇洞天”……穿行巴中大地,宛如走进童话世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特色物产天然佳成。巴中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绿色资源极为丰富。全市有46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68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所有县(区)都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猪、牛、羊生产基地;已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8个,四川名牌8个,通江银耳、米仓山核桃、罗村茶、空山马铃薯、翡翠米、川明参、巴山土鸡、巴山猪、南江黄羊等23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三品一标”名列全省前茅。其中通江银耳早在清代就已成为宫廷贡品,两百多年的历史沉淀,造就它天下无双的绝佳品质。南江金银花品牌被农业部评估进入“2009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两百强”。2012年云顶茗兰、罗村茶获第10届中国国际农交会金奖。一张张名片汇集成市场力量,茶叶、金银花、中药材、银耳、牛羊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已远销西欧、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冰川时期“活化石”——巴山水青杠满山遍野,40万亩原始森林是四川北部的天然屏障。.作为秦巴中药材的主要产区和地道产地,这里中药材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境内药用植物23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22%左右,其中90种地道药材品种进入国家药典。20多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库。

  矿藏众多资源富集。巴中已探明的矿产有大理石、花岗石、霞石、石墨等50余种,堪称“地下百宝箱”。其中,霞石矿储量及品质居亚洲第一,天然气储量超过10000亿立方米、花岗石10亿立方米、磁铁矿8355万吨,极具开发潜力。

  红色老区阔步奋进

  巴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部署,正努力把巴中加快建设成为“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秦巴山区重要中心城市”。巴中正在快速融入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的三小时经济圈。

  2011年9月,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建设,幅员面积80平方公里,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理念,着力打造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开发区坚持“非禁即入”的发展理念,“一站式”服务、并联式审批,实行园区“封闭”运行,预计“十二五”末可突破产值30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

  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恩阳区,130余万人口的巴州区被一分为二,24个乡镇划归恩阳区管辖。恩阳区将辖1000平方公里,人口62万。恩阳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古镇有37条古街,占地2平方公里。恩阳境内以恩阳古镇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义阳山、文治寨等都可深度开发,巴南高速、省道101线纵贯全境,距巴中火车站也很近,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支柱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恩阳区和东边的巴中经济开发区兴文新区相呼应,兴文新区重点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恩阳新区将重点打造旅游观光业和文化娱乐产业。

  这些重大举措为巴中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随着内畅外快的大交通枢纽格局形成,巴中将成为连接成渝经济区、长江三角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陇海南北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成为西南各省市进入西北、中原的重要通道,成为秦巴山片区中心城市,成为国内外进出西南的桥头堡。

  面向未来,400万老区人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正朝着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巴中,一方生态净土欢迎您来共同开发!

  巴中,一座绿色宝库欢迎您来共同发展!

  文/ 周鹏程 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