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优质高中集群发展的“南岸现象”

2013年05月13日05:11    来源:重庆日报

在南岸举行的重庆市普通高中“卓越课堂”建议研究会现场

跆拳道社团表演

课堂小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在重庆10所获校长实名制推荐上北京大学的学校中,南岸区就有2所;每年南岸高中阶段学生进入世界前50强名校入读的就在10人以上;最令人惊喜的是近3年来,南岸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每年在科技、艺术、体育等项目上获得全国、全市大奖的人数屡创新高。

  纵观南岸全区6所高完中,就有5所市级重点中学、1所联招校,另有1所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无论是在规模或质量上,都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优质高中集群”。这不禁让人深思,在这独有的“南岸现象”背后,蕴含着南岸教育人怎样的艰辛和智慧?

  “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 高中新课改 行政主导下的课堂变革

  课堂好比一面镜子,优质学校的教学水平一目了然。

  “假如北魏孝文帝在汉化过程中,保留鲜卑族的传统,结果会怎么样?祭祀古人的方式有哪些……”新近在二外举行的卓越课堂展示会上,只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有责任分工,又各抒己见,侃侃而谈,课堂上,批判性、发散性思维屡见不鲜。

  “类似二外课堂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在南岸高中全面铺开。”南岸教委负责人介绍,小组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一个老师变成了八九个“小老师”,学生在互动合作中不断进步。

  “敢在高中阶段大规模推动新课改,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胆识。”一位长期关注南岸高中新课改的专家这样评价。众所周知,高中课程改革牵一发动一身,稍有差池,就会面临来自家长、社会的巨大压力。面对挑战,南岸选择迎难而上。

  早在2009年12月,南岸就制定了《南岸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南岸区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成立了南岸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新课改以行政主导的方式在6所高中强制推动。

  从转变观念入手,全区范围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从校长到基层教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员立体培训,以提高基层校长、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领导力、执行力。

  区域层面,南岸区先后与上海静安区、杭州拱墅区、北京西城区、山东潍坊市等教育先进地区结成友好区,交流课改经验。全区高中校长以及干部、教师每年成建制外出参加高、中、低端学习培训已成为常态,仅辅仁中学就派出教师80余人次赴北京、上海、江西等地考察新课改实施情况。国立台湾大学教授黄光国,香港大学教授吴浩明,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等教育界知名专家都先后受邀来南岸讲学。

  观念的大转变带来课堂教与学方式的大转变。高中课堂长期只见课本不见学生,不因材施教的现象少了;老师填鸭式满堂灌,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时候少了。新课改理念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1中的“主体课堂”、二外的“双先双育双板双导”、广益中学的“以学论教”、南坪中学的“导—学—评”、辅仁中学的“五步教学法”……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不断优化。

  当不少学校还在质疑新课改是否增加师生负担,是否影响学生成绩时,南岸区高中课改已成效凸显。课改3年来,南岸区重点本科上线率高于全市一倍,为北大、清华等全国一流大学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凭着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南岸走出了一条高中新课改的创新之路,为高水平普及高中教育、全面建成优质高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2

  “高三学生每天也要坚持锻炼1小时” 多元化特色化 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每天下午放学,南坪中学校长范国强都给身边教师指定一个重要任务,必须把学生从教室“撵”到操场,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在他眼里,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学生的本钱,远比学业更重要。这样的做法在南岸其他学校已得到仿效,一周4节体育课,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在南岸特别是高三,看不见“苦大仇深”的高考文化,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备受诟病,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最受同学欢迎、最受老师赏识、最受学校提倡。合唱队、话剧社、街舞社、动漫社等上百个学生社团得到鼓励和发展,科技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都在各个学校蓬勃开展。

  据统计,每年高考,在艺术、体育项目等方面上线被录取的学生人数,南岸都远超全市平均水平,文理科报考人数基本协调,普职报考人数大体相当,体现出学生全面发展的意愿。

  “高中阶段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全面育人,应该用更长的时间轴而不是高考成绩衡量学生的发展。”南岸区教委主任李劲渝认为,高中教育要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多元化发展的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推动特色高中发展势在必行。

  从去年开始,南岸区制定了《南岸区多元化特色高中建设规划》及《南岸区多元化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和机制导向,为区域特色高中建设实施科学规划。

  2012年,南岸区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签约,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西部唯一实验区,其中特色高中发展被列入重要课题。

  此外,今年3月,南岸还专门组织校长、教研员前往广州、深圳等地4所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高中特色发展专题考察,从这些先进学校的办学思想、课程特色、校园文化中汲取营养。

  与此同时,南岸区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全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11中开发精品校本课程38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二外为学生开发的《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规划人生;广益中学从自身地理、历史文化中开发的《抗战文化》课程、《南山植物文化》课程、《南山动物文化》课程,打开学生视野;南坪中学体育、艺术类校本教材在全国、全市都产生良好反响;辅仁中学的《生物应用技术》让学生把学科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些丰富的校本教材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

  如今,多元化特色办学理念正深入基层学校。11中“博文修德,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自主管理,自主育人”的办学特色;二外打造的外语特色,吸引来自新加坡、刚果(布)、泰国留学生数百名;广益中学提炼的“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彰显百年广益的人文内涵;南坪中学以艺术特色成为南岸区唯一一所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辅仁中学以“绿色教育”为主,绿色体艺、绿色科技为翼,形成“一主两翼”特色办学格局。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基于‘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理念的多元化特色高中集群。”李劲渝说。

  3

  “每一次主题研究都要有实战火药味” 教育科研 打造优质高中的“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推动南岸高中优质发展的“火车头”之一正是教育科研。

  南岸很早就确定“以研代培”的教师成长路径,形成了区级、片区级和校级三级教研体系。与别处不同的是,南岸区高中的三级教研,采取主题教研的形式开展,不图表面热闹,只注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黏胶带捆绑蔬菜的调查该如何实施?”“学生在调查实验过程中该注意掌握哪些技巧”……4月19日上午,南岸区进修学院的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教研活动热烈进行,老师们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讨,学习并体会某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过程实施的要点。实战型的案例解读让人人学有所获、受益匪浅。

  “正是有了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平台的搭建,南岸教师才能稳步成长。”广益中学教师黄祖清最有感触。去年7月,在学校领导、进修院专家的共同指导、研磨下,该校高2014级10班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黄桷垭老街改造的方案设计》一举荣获第六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一等奖”。

  科研与培养同步,南岸建立了高中骨干教师科研素养培养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立项了多个市级课题,如《高中课程导学研究》、《中学思想品德区域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等。同时,南岸区通过统筹规划,确定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并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教师教研培训体系,如校长、骨干教师、年轻教师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外、清华、北大市内外培训等。

  为帮助教师科学、准确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南岸还总结出7个维度(导学案的启发度、导教案的合理度、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课堂体验的对口度、课堂评价的启发激励度、教师导学的魅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度等)的课堂评价体系。

  “有了科学的评价方式,就能引领和帮助教师锤炼课堂教学环节要素、设计要素、评价要素,去掉无效、低效的课堂,打造具有某校、某师个性的优质课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邓继平介绍。

  链接

  大手笔投入 优质高中发展底气足

  走进位于南岸茶园新区的龙门浩职业中学,如果不是校门口的学校招牌,一定会以为进入的是一所大学。漂亮的教学楼,宽大的操场,葱郁的树木,不禁让人感受到了在此学习的愉悦与舒畅。

  早在2005年,南岸区教委筹集建设资金2亿多元,将龙职中“移居”茶园新区,使学校面积由113亩扩大到228亩,为学校进入全国重点职业中学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底,投入1200万元新建的5000平方米实训大楼落成,促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龙职中的校园建设正是南岸大手笔投入、大气魄打造优质高中教育的一个侧影。“我们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优质高中的发展打造最好的环境。”南岸教委负责人说。教育的发展要“内外兼顾”,从教委多年来对教育的投入中足以显现南岸打造优质高中的决心与魄力。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行业,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该负责人说。据悉,2003年-2012年,南岸区在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上不遗余力,持续不断打造优质高中平台。百年名校11中多次扩大校区规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焕发出青春活力;广益中学在经历多次软硬件升级改造后,于2007年1月创建市级重点中学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辅仁中学在区委、区政府斥资1亿多元改善教学环境后,也于2009年12月成功创建为市级重点中学;而位于茶园新区的长生桥中学也在紧锣密鼓加大新校区建设,提升办学实力,以满足茶园新城市民日益增长的对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有了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南岸高中教育优质发展更有底气。”南岸区某中学负责人由衷感慨,更多学生、教师将享受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未来南岸的优质高中将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本版文/何霜 余麗柃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