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3日05:09 来源:重庆日报
近来,随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青春的话题也被人们所热议。这部略带伤感的影片,勾起了无数过来人的青春记忆。
青春是什么?是朝气蓬勃、激情满怀,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当下,一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却缺乏当有的“少年狂”,鲜有一股子朝气。在“欲望”面前,丧失了理想信念,趋于功利化,过早地成为现实主义者,为“五斗米折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因而,也引发了人们对80后、90后们的种种担忧。
也许是诸多的“刚需”,使得部分年轻人不得不“就范”于严峻的现实。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把车子、房子和稳定的职业,作为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在现实的“压力山大”下,他们成为了“物质控”,“宁愿躲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人都是向往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年轻人对车房、职业等方面的诉求是人之常情。但若这就是人生,特别是青春岁月的全部,那在精神层面就会“一穷二白”,甚至成为精神上的乞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穷得只剩下钱”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过追逐梦想、意气风发的青春,没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无疑是一辈子的缺憾,人生因而也是不完整的。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但追求梦想的过程,就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年轻人犯错,上帝都是会原谅的”,因为年轻,就是倒下了,还有爬起来继续前行的资本。我们要谨记保尔·柯察金那句激励了无数人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也应是当今年轻人的青春寄语。不管怎样,每一代人的青春,都应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胸怀抱负,放飞理想,敢于追梦,不能让“死在编制里”成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而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青年就是未来和希望,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若青年一代没了向上的冲动和意愿,缺乏敢闯、敢冒的劲头,而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国家和民族就会缺乏创新和进取的精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全社会要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努力引导青年有理想、敢担当,为他们营造一个放开手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青春,是一个多梦、追梦的“季节”。“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所以,年轻人切莫在种种“刚需”的绑架下,失去“聊发少年狂”的激情。给自己的理想一些空间,让青春与梦想一起飞,让无数年轻的梦想,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