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废墟上炼成“中国经验”——汶川地震救援和科学重建的启示

2013年05月13日08:42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地震不期而至、不分地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瞬间地动山摇的肆虐,往往需要漫长的重建去恢复:我国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历时6年,美国洛杉矶地震重建用了7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耗时近10年之久,海地地震重建将至少需要20年……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只用了3年时间。

弹指一挥间,5年过去了,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中国以自己的制度优势和奋力拼搏形成了抗震救灾的“中国经验”,创造了人类灾难救援和重建史上的奇迹,向世界递交了一份厚重的“中国答卷”,为提高全民族防灾减灾能力进行了“有效动员”,更为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动力。

让汶川告诉芦山:快速、有序的科学救援

“没想到从演练立即转化为了实战。”四川省公安总队防火监督部部长夏锐讲起了赴芦山救援的“巧合”。4月18日和19日,他们组织成都、乐山、宜宾、雅安4个支队的地震救援队,正好开展了代号为“闪电-A”的地震救援跨区域演练,演练模拟现场正是7-8级强震后一片“被废墟掩埋的村庄”。“巧合”的是演练结束的第二天,突如其来的芦山地震就让消防官兵转入实战。对比汶川地震的救援,夏锐一连说了四个“更”字——“部队的反应速度更快,集结时间更短,装备的适应性更强,救灾的效率更高”。

还有些“巧合”的是,四川省接连两次强震——在汶川地震5周年之际,似乎要用芦山地震来还原一段即将远去的记忆,来检验5年培养的应急能力。

85公里,是汶川到芦山的距离;5年,是一个民族心路成长的距离。两次地震,相同的画面是:地动山摇、生命危急,万众一心、千里驰援……不同的画面是:全方面救援的“提速”,一个个被刷新的救援纪录,见证“时间就是生命”的“中国速度”:

芦山地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10分钟后,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17分钟后,启动地震应急一级响应;1小时内,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交通运输部等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3小时后,第一批绿色的子弟兵、第一支橙色的救援部队火速到达震中,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救援工作……

尽管芦山和汶川的地理条件不可比拟,两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大不一样,但芦山地震全方位运用汶川地震救援的“中国经验”,透过一个个数字,仍能看出5年来一个民族从灾难中的成长:

芦山地震1小时后,就有直升飞机升空前去获取信息,3小时后,就能从电视和网上看航空遥感影像分析灾情。

芦山地震后部分遭落石阻塞的“生命线”仅花8个小时便开通。

芦山地震发生后27个小时,供电服务已经基本恢复;通信服务方面,芦山地震后相关单位仅花28个小时便恢复服务……

芦山地震救援的“中国速度”获得世界的认可,连擅长救援的日本都不得不赞赏中国的进步。日本NHK电视台评论说,这次救灾行动比5年前的汶川地震“更快,更有秩序和经验”。

这秩序和经验,还渗透于从地方政府到民间组织的配合中;这秩序和经验,还蕴藏在从新闻媒体到志愿者的进步中:

芦山地震后刚刚过去4小时就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把伤亡人数、救援举措、注意事项等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

媒体新风也扑面而来,领导的画面少了,普通群众的声音和抗震救援的服务信息多了,报道中人文关怀意识更浓了,娱乐节目全部暂停,都为地震报道让路;

“让出生命通道”“帮助灾区,不一定都要赶赴现场”“不传谣、不占路、不添堵,都是在奉献力量”……志愿者的理性呼声,比起5年前的那个初夏,对于如何展开有效救援、怎样呵护受灾者尊严,都有了更高要求和更深理解。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