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汶川地震灾区五年回眸:在废墟上重建生机的人

2013年05月13日16: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5年前的5月12日,山塌路断,亲人走了,家没了。

这5年,灾区的人们每一天都在努力把日子过起来、过下去。而灾后重建,不仅是把倒塌的房子盖起、把中断的道路修通,更重要的是让在巨灾中陷入绝境的人们重新看到生机,有希望,有信心,觉得日子有盼头。

守着遗址的老何:生活慢慢在恢复

那天,山塌了,青川县东河口村一下子被埋在了地下100多米,780多人遇难,全村一半多的人都没了。

何先通过世亲人的名字在遇难者石碑上密密地排了一列。地震时他在外省打工,回来后,家已没了。

“幸好儿子在成都上学,没的事,要不我真的没啥子活头了。”他说。

年近50岁的老何从此再没离开村子,守着家园的遗址生活着。他在刻着遇难者名单的石碑旁开了间小卖部,卖地震纪念品和祭奠用的菊花。

小卖部开在路边,总有来往的人问。刚开始,老何话不多,也不会笑,一提地震和过世的亲人就哭,听的人也陪着掉泪。

2009年夏天,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当时重建房还没盖好,两人住在安置帐篷里,爱人没怨言,就是一个劲劝愁眉苦脸的他离开东河口。

东河口是汶川地震灾区遭受次生灾害最多的地方之一,震后几年发生过数次泥石流,也是重建最难、完成最晚的地方之一。村民们眼看着建好的房子和地里的玉米、小麦,一眨眼就又被冲毁了。

地质专家说,东河口位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末端,不适宜居住。有些人搬走了,但老何不肯走,他要守着逝去的家人。每天在他的小卖部里,他一遍一遍给来访者讲述着曾经发生的灾难。

慢慢的,再提起地震、提起家人,老何也能忍住泪了。除了开小卖部和种地,打定主意不走的老何还陆续贷款买了摩托车和汽车,给村里出远门的人包车。他说想再多挣点钱,早点把贷款还上,还想给儿子办场婚宴。

今年老何杀了两头猪,做了800多斤腊肉腊肠,在新建的两层小楼过道里挤挤挨挨地挂着。老何指着说:“地震前我家每年都做这么多肉,生活算是恢复了!”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