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8日10:08 来源:云南日报
在人们印象中,居住着近千移民的陆良县大莫古镇烂泥沟村从来没有如此风光过:平坦的水泥路,清清的自来水,绿茵茵的街心花园……
顾名思义,“烂泥沟”就是雨季时节到处充满了烂泥巴的村庄。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在修建毛家村大型水库时,将一部分移民安置到了陆良县大莫古镇烂泥沟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人口也日益剧增,在现有476户1936人中,移民人口就达749人,占总人口的40%。由于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烂泥沟村的经济发展步伐缓慢,吃水难、行路难、发展难,既是烂泥沟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当地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瓶颈。
随着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出台,为烂泥沟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以来,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安装了自来水管道,硬化了村庄道路。同时,加固了生产用水小坝塘,解决了300亩耕地的生产用水……
短短几年功夫,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党的移民政策的滋润下,摇身一变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村、幸福村、和谐村。去年,烂泥沟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
通讯员 顾贵明
本报记者 张雯 摄影报道
(来源:云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