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8日08:13 来源:重庆日报
石柱县政协主席 李燕明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 龚春燕
中学研究员、重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谭小林
学生在操场上表演精彩的扇子舞
老师给学生做书法演示
学生综合素质推进会现场
复旦大学发生的投毒悲剧余波未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学生同室操戈血案又再次让人扼腕。社会上一时掀起高分低能、高学历低人品的讨论热潮。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有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这些能够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在石柱有了量化的指标,并成为中考录取时的重要依据,改变了中考录取“以分数说话”的单一格局。用学生和家长的话来说:“无须年年争第一,学生人人都精彩!”
破冰·扬帆
用实践趟出教育新路
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为准,过于重视分数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饱读诗书但学非所用,高分低能等现象引发了全社会警惕。
事实上,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已经针对如何对学生开展评价与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迫切需要城乡一体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石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正是探索这一课题的重大举措。
“知识是一种需要,但不是唯一需要。”石柱县教委主任谭平表示,“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艺术素养和科技等能力,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上日程。
“这是不是搞花架子?”“分数评价会不会导致更多的弄虚作假?”面对质疑,石柱教委掷地有声:“要回归教育的原点,让孩子接受规律而科学的教育,从而实现个性发展,扬长发展。”从转变观念开始,县教委先后打出了示范引领、校长培训等系列组合拳。
自2011年秋季开始,县教委就在悦崃中学、双庆小学进行了试点,多次调研、召开现场会,寻找突破。在接近一年的探索总结后,《石柱县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出炉,标志着全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全面拉开帷幕。
“石柱不仅在国家规定的6个方面做足了功夫,而且还探索出了县域内的特色,做出了10个方面的规定,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注重学生的扬长发展、个性特长,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发展。”中学研究员、重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谭小林评价道。
据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在全县的小学和初中全面建立学生档案袋、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初中升入高中将量化后的结果,以10分的总分纳入初升高总成绩进行录取。高中以石柱中学作为样本校创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纸质档案袋、电子档案)。
其中,综合素质内容具体包括爱党爱国、团结守纪、文明礼貌等10个方面。被评为特优和个性特长生的学生将直接保送进石柱中学学习。
“第一名只有一个,但如果你有特长,同样能表现很出色。”2012年的中考,已经有部分学生享受到了这10分的加分,进入了重点高中就读。在未来,更多的石柱孩子将会和自己理想的中学越来越近,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破冰·创新
以特色焕发学校活力
“这孩子乒乓球打得很棒,技术好、手法熟,还不怯场!”石柱县政协主席李燕明在与下路中学初二(3)班的张鸿光(化名)同学较量了几个来回之后,不停对同行专家团队称赞道。在他看来,学校的乒乓球、足球、篮球等项目的水平之高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能把一两个项目做得好不是难事,但是能把二三十个项目都做得有声有色,就实属不易了。”石柱下路中学的管乐、合唱、象棋、书法等32个校本课程辅导项目落地开花,各放异彩。
事实上,这是下路中学结合县教委发布的《石柱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创新成果之一。根据县教委方案中的10项规定,下路中学结合校情确立了“四大板块”10个领域的评价内容,即弘扬正气、行为规范、激发兴趣、社区评价和个性特长这4个模块,更加关注课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搭建广泛平台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获得相应的分数奖励。
“教委只是一个指挥棒的作用,真正要落到实处还要看各个学校的努力和智慧。”谭平说,“充分发挥每所学校、每个校长、每位教师的特长,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把教育做实做好。”
正是因为有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宽容民主的教育氛围,石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内更新气象。
石柱中学坚持多元化扬长评价理念,从学生的学业水平、行为养成、意志品质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通过“三步走”搭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例如寒暑假组织学生作学习报告,利用课外时间开设了70多门校本选修,组织学生进社区进行实践,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同时还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电子档案评价发掘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南宾小学提出了“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活动”的组织教育新路,助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把“校园集优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动态手段。通过“小卡换大卡”的方式,最后获得“终极卡”,向着“四好少年”迈进,全校学生积极向上,好学争优蔚然成风。
“评价方式具有导向和杠杆的功能,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提升,对于学校办好教育有了更多的空间。”教委负责人表示,如今,石柱中学、回龙中学、崇远小学等已经走上了内涵与特色协调发展的道路。
破冰·滋润
让学校成为孩子最爱
三年磨一剑 石柱县学生评价改革初见成效
百多所学校参与 改革成果获专家好评
“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过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4月23日,石柱县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进会拉开帷幕。县政协主席李燕明,县教委主任谭平,中学研究员、重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谭小林等,以及县内100多所学校的校长汇聚一堂,聚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展示石柱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创新亮点、优秀成果,在交流与研讨中促进全县更深入、更有效地持续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大会由谭平主持,崇远小学、下路中学、石柱中学等5个学校的校长分别就学校的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点评和指导。
“教育不是培养尖子生,而是促进大部分学生个性发展、成才,我们的评价体系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李燕明在会上强调。谭小林则点评说:“石柱大胆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就是希望回到教育原点,遵从教育自觉,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
事实上,在推进会开启的前一周,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就深入石柱,对3所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对校长开展培训。他强调,“石柱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上抓住了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顶层设计起点高,突出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石柱县教委在推行新课程改革和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选定辖区内部分中小学,积极探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制度完善、操作性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策略。
下一步,石柱还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案,将更加细化、精准、科学的方案呈献给学校,同时还将逐步提高评价结果记入升学成绩的分值,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并于近日启动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谭平介绍,按照当初的设计,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仅一年多时间,各个学校发生的变化令人欣慰。正如县政协主席李燕明所说:“学校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校长和老师成了学生最喜欢的人。”
“我从来没想过孩子能和我一块在街上卖包子,只要他不绕路走、不嫌弃我就满足了……孩子的懂事和体谅让我这个做母亲的非常感动,感谢学校的教育……”一条普通的短信让回龙中学校长马书之眼眶湿润了。
原来,八年级的刘宇升的妈妈是一位在街边摆小摊卖包子的小商贩,孩子最开始打心眼里瞧不起母亲,走路都是绕行。学校围绕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系列活动,如感恩、礼貌、孝敬等让这个小男孩迅速成长:“学校、老师教会我爱。我喜欢这个集体。”
改变的还不止这些。远在山顶上的崇远小学的孩子们参与树苗、蔬菜、花卉的种植和管理,在实践活动中拓宽和丰富课本以外的知识和视野,学会了合作、尊重,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高尚的情操。
“我和小树苗一起成长。”“我要把收获的果实送给老师。”“我发现了毛毛虫的秘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让综合素质评价有了“灵魂”。校长刘建国感慨道:“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一叠厚厚的资料,而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孩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带来的成效体现在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提升、教育发展上。”石柱县教委副主任秦新平说,目前,全县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公共行为和公民道德修养等变化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中小学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重庆市中小学科技节等重大活动中,各城镇、乡村中小学校的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含优秀奖)奖170余项目,获奖人数600余人,近6万名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个个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大放光彩。
文/张珺 胡忠英
点评>>>
石柱教委抓住了课改的关键,它所推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石柱,带给石柱教育改革无尽的希望,令人备受振奋和鼓舞。我们知道大米饭有能量,但学生只吃米饭是远远不够的,石柱的综合素质评价间接给学生搭建了丰富的平台,这些体育、科技、管乐、合唱等社团犹如均衡的营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并为将来的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石柱县稳扎稳打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在“135”目标下,全县教育部门通力合作,抓住了工作重点,特别是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上,积极创新,涌现出了重点亮点,抓准了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顶层设计起点高,突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评价能够充分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与生活习惯,为将来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样的中国教育梦点燃了每一个教育者的热情,石柱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理想显然与此不谋而合。评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的人才,石柱不仅探索出了县域内的特色,而且又彰显了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保证学生个人扬长发展、个性特长的特点,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过程。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