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运来的物资按规定要经过“救灾物资接收点”
审核登记,给运输司机或相关单位打一个收条
物资出库转运,由纪委委派一名工作人员乘车赶赴物资发放点,全程监督物资发放
乡镇负责人接收物资并出具接收单据,乡镇将物资分配至村组,再由村组负责将物资逐一分配到受灾群众手中
领完毛毯的群众排队签字
一床毛毯,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只是寻常家什,而对于震后的灾区,可谓雪中送炭,温暖如春。
随着黄金72小时最佳救援时间结束,震区救灾物资是否充足,发放是否公平、公正有序,如何发放分配,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4月25日,《法制日报》记者专程赶赴灾区天全县,全程见证一床毛毯是如何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的。
地震次日已有物资运抵天全
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上游,县城不大,人口15万。
上午9点20分,经过40分钟的车程,记者来到了位于天全县向阳大道的天全县民政局,同时也是天全县“4·20”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重地闲人免进”——蓝色的横幅悬在半空,大门口两名武警威严把守。
在天全县“4·20”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的帐篷前,记者见到了天全县副县长黄敏。黄敏告诉记者,“4·20”地震天全县受灾严重,灾情覆盖全县15个乡镇,5人死亡,2人失踪,1299人受伤,重伤86人。受损房屋4.3万户、600余万平方米。
“天全在这次地震中受的是内伤,虽然外观看不出来,但普通民居包括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室,很多都成了危房。”黄敏把震后的天全县形容为“屹立的废墟”。
对于网上有不少网友把天全形容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生命的孤岛”,黄敏并不认同这种称呼。
黄敏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救灾的首要目标是救人,因此开始几天,救护车与抢险救援车辆优先通过,大批物资车辆尤其是社会物资车辆被限行。
这种说法记者深有感受。4月21日记者从成都奔赴芦山震区,沿途抗震救灾的公安消防、武警部队车辆一律绿灯,而运送救援物资的重型卡车大多中途被拦下,逐步放行。
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宣传处处长唐晓东也告诉记者,地震之初,大批武警部队车辆、公安消防车辆、抢险救灾工程车辆、社会志愿者车辆蜂拥而至,一度造成交通拥堵。
为了及时打开救援的生命通道,四川交警总队经前方指挥部统一协调,震区实行军队、武警、公安联合执勤,实施通行证放行。同时,在名山县成立物资集散地,分流运输物资的车辆到此,然后集中运送震区。
“此次地震震中主要在芦山和宝兴,刚开始并没有太多人关注天全。再加上地震初期关键是救人,物资从接收到发放,还会有时间滞后,所以在受灾初期难免会出现个别物资运输不到位或发放不及时的现象。”黄敏坦言。
事实上,从4月21日下午,开始有物资运送到天全。4月22日,通过社会媒体的呼吁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已有大批物资陆续运到天全。
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24日23点30分,天全县共接受帐篷1.6万顶,彩条布62吨,棉被4.4万床,方便面3万件,牛奶2.9万件,大米18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