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陈安平: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2013年04月26日15:5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们通过在浙江省宁波市县两级组织系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工作边界和职能定位不尽清晰(占19.9%),工作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尚待提升(占27.5%),组织工作规律的总结提炼、实践经验的推广不够有力(占14.0%),对组织工作量化分析和精细管理认识不足(22.3%),组织工作信息化统筹推进和作用发挥有待加强(16.3%)。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应着力推进基本职能、基本制度、基本经验、基础数据的梳理完善和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有效运作,从而实现规范化建设的重点突破、逐步提升。

理清基本职能,在服务保障中彰显组织工作有为有位。组织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在牢牢把握服务保障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职能、履行职责。要自觉从大包大揽、直接操作中解脱出来,正确定位组织工作与党政其他工作、组织部门与党政其他部门的关系,明确哪些是牵头抓的、哪些是配合做的、哪些是协调管的、哪些是直接推的,使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从“疲劳应付”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工作布局主次分明、工作力量摆布合理、工作资源配置优化。进一步理顺组织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推行组工干部岗位职责说明书制度,科学设置各个岗位工作的目的、职责、权限、任务、内容及其在组织工作中的位置,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权力资源等,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优先保证组织工作执行的重要部门、重点任务及关键环节的资源配置,使组织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健全基本制度,在协调运转中体现组织工作效率效益。坚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组织工作各个方面,打造完整的“制度链”。对已经成型的做法要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总结提炼,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对一些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大胆实践、积极试点,在边实践边总结、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新的制度。要定期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和综合评估,对那些已经不合时宜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该坚持的坚持,切实解决制度“过时”和“打架”问题。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防止制度与实际不符、制度之间衔接不紧密甚至相互矛盾,解决好一些制度前后矛盾、界线和标准交叉不清、要求不统一等问题,保证各项制度内容完备、功能齐全、紧密衔接、相互协调。要优化岗位职责运行流程,加大制度落实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同时,重视发挥组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中国组织人事报》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