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恢复至关重要 灵关镇搜救仍在进行
13时许,记者到达灵关镇。因为是去宝兴的必经之路,道路稍显拥堵。街道上,商户紧闭,房屋损坏情况显然要比芦山县严重许多。
在镇上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目前只能获得21日的伤亡和房屋损坏数字:全镇23000人,死亡14人,失踪1人,受伤1021人,重伤95人,房屋受损17865间,塌方130处,估计方量30万立方米。
据灵关居民讲,最早的一支救援队伍于4月20日地震发生的当天中午赶到。随后下午、晚上、次日凌晨赶到。各支救援队伍突破艰险,冲过滑坡路段,徒步抵达灵关镇,抢救被掩埋和受伤的人员。宝兴县县长马军介绍,抢救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灵关镇的队伍仍在进行全力搜救。
驻扎在灵关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宝兴县委外宣办主任田仁先告诉记者:“今天上午,在镇里救援的消防部队兵分成48个搜救小分队,再次对灵关镇城区和周边所有受灾村庄,进行了搜救和排查。”“目前没有新的伤亡人数。”田仁先说,通过搜救,共排危除险30多处,帮助受灾群众取御寒衣物以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超过10吨,抢出人民币、存折和部分家用电器等财产价值90多万元。
在交通方面,“芦山到灵关的路已经通了,救援队伍和物资都在运过来。”在抗震救灾指挥部,一位从芦山县赶来抢修道路的交通负责人告诉记者后,匆匆前往前方抢路现场。他还说:“但灵关到宝兴的路还有问题,可以说通了,也可以说没通。因为现在灵关到宝兴的路只通了单行道,随时可能堵住,车行的速度很慢,更何况,前方还不停地塌方。”
路通之后,电力、医疗、物资等救援力量纷纷抵达。
记者跟随的德阳电力应急抢修队,主要为了抢修灵关镇旁的黄岗变电站。队伍工程师谢文春告诉记者:“早晨接到任务,随即就组织了4辆工程车辆,21名工作人员,前来抢修变电站。”灵关这个变电站,对于宝兴县的电力恢复至关重要。“但是,何时能够抢修完毕,还很难说。”在应急用电保障方面,昨天德阳方面已经派出电力应急车辆,为处在灵关中学的医疗及临时安置点和指挥中心提供应急电力。
医疗救助 转向防疫
“芦山到灵关的公路打通之前,灵关已经用短途车和摩托车,通过小道把重伤员送出。”马军说,“随着通往灵关的公路已经全部打通,大量医疗、救援队伍赶到了灵关镇。”
灵关中学教学楼下,是医疗队的集中区域。什邡、德阳、雅安、彝良……各地赶来的医疗救援队有几十个之多。其中,更有不少救援队在道路开通前赶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川的医疗救援队就是冒着余震,徒步30多公里前往灵关镇抢救伤员的。他们在21日6时许抵达,非常及时地开展了救援伤员的工作。
“所有病人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治疗,有严重的患者我们马上进行会诊,并联络后方进行转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灵关镇临时医疗点派出的12人小分队巡诊伤员210人次。副院长姬军生说,医疗分队每天还派出巡诊小分队、防疫小分队走乡入户巡诊、防疫。“21日晚灵关与芦山的道路抢通后,小分队的救护车第一时间外送了一名81岁的重伤员。”
据指挥部的最新统计,重伤中的95人中,86人已经转院,其他伤员也已经得到基本护理。
在灵关现场,已经不怎么能看到比较严重的伤员。但是,由于当地条件有限,人员吃饭用水、垃圾清理等均存在一定隐患,卫生防疫成为首要任务。
“如果卫生防控处理不好,疫情很可能比灾情严重。”昨天晚上从芦山县龙门乡赶来的巴中市卫生局副局长方明恒,向记者介绍了卫生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方明恒带领20人的巴中市医疗救护队,在芦山县龙门镇执行完任务后于今天凌晨3时赶到这里。“我们到后对安置点展开调查,发现不少问题,但目前还没有疫情出现。”他们给洗碗处发放了灭菌片,还建议在安置点几十米外建立临时厕所。
物资缺乏 当地群众乐观自救
由于此前道路一直不通,道路开通后又优先让医疗和抢救队伍从芦山进入灵关,加上路段不时出现塌方和拥堵,物资车辆进入灵关还不多,物资非常缺乏。“现在食物、帐篷和儿童用的奶粉、尿裤都不够用,尤其是帐篷。”田仁先说。
在灵关中学,简易帐篷已经占满了整个操场。43岁的镇居民花向阳告诉记者:“目前老百姓能领到的救援帐篷很少,但我们经历过汶川地震,有防震经验,在20日中午,大部分居民就用塑料布搭建起了这些简易帐篷。”
在灵关中学的馨园餐厅前,摆满了大锅和柴火,还有肉和蔬菜,不少妇女在帮忙择菜、做饭。花向阳说:“这个公益餐点给救灾的志愿者们免费提供伙食,其实没地儿吃饭的人也可以来这儿。菜和大米是老百姓从家里抢出后自愿捐的,肉和带鱼是火锅店拿过来的,那些大锅是我们这儿的‘九大碗’送过来的。”
“现在我们的抗震意识要比以前强得多,上次汶川地震时多数人还不肯出来住。”花向阳说,“这次地震,我们镇的损失比汶川时大不少,但大家并不怎么恐慌。”
现场确实如花向阳所言,孩子们在打闹玩耍,有人在休息,有的一家人围在帐篷里聊天……在镇西南方向的土山坡上,记者发现了一个临时组成的“大家庭”。在山脚居住的刘立名一家,跟邻居们一起搭建了一个塑料简易帐篷,大家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只不过,由于目前物资还处于短缺状态,他们没能领到食物和水,只能冒险从各自家里抢出一些食品。
目前,灵关镇的移动和电信通讯服务有信号,应急电力车和中国移动提供的发电机,在灵关中学设立了临时安置点,为避险居民们提供了免费充电服务。通讯商也提供了免费报平安的电话,受灾群众的情绪总体平稳。
下午时分,记者再次回到灵关中学,一个小女孩发给记者一张传单,一看,原来是“防疫知识宣传单”。记者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女孩不回答,不好意思地跑远了……远处,突然飘来了一些年轻人的歌声。
此时,从芦山县到灵关镇的路上,救灾帐篷等物资车辆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灵关和宝兴县方向,只不过道路不畅,还有些拥堵。相信,随着余震越来越弱、越来越少,道路越来越畅通,灵关镇物资短缺的问题会及时解决。
决战宝兴的时刻,马上就会到来。
(记者 陈 恒 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