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的检察官一个都不少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芦山县的政法干警不仅要冲在救援一线,维持社会治安稳定,还要确保手中正在办理的案件不出问题,保证在押嫌疑人的安全。芦山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劲松为此一刻不敢停下。
地震发生后,刘劲松是被震下床的。头一天晚上,一桩自侦案件到了关键时候,反贪检察官与嫌疑人过招,刘劲松一直在询问室待到凌晨两点。
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刘劲松,扯过被子裹住头部,静待震感过去,然后起身,袜子皮鞋一样也没落下。刘劲松直奔办案区,看见上案的检察官们一个都不少,灰头土脸的,但仍牢牢守住嫌疑人。刘劲松说,他当时心里一阵发热。
嫌疑人是雅安雨城人。案子得停顿一下了,刘劲松安排人将嫌疑人送回雨城。
县委前街有个办案点,还有个调查对象在那里。他又赶过去吩咐暂且放人。
街头不时有伤者血淋淋走过,刘劲松立即让法警队长袁维开车去送伤者,他自己借了一辆自行车赶往老城区。老城区有检察院的老家属院,住着好大一批人呢。
临近老城区,远远看见芦山县检察院纪检组长熊延平,赤脚跑来,手提一双旅游鞋,喊:“老家属院没事,人都看见了。”俩人又结伴赶往县委,看有什么任务要领。
这一路,院里年老的、年轻的,电话、短信一个个涌进他的手机:“怎么办?干什么?”事后,他得知余震刚息,院办公室主任刘秋萍就带领技术科一个小女孩,冲进办公楼,关掉总电闸。
县委下达任务:检察官们要给救援部队当向导。人员被分作几路,分头带领部队进山。
这时候,去雨城送嫌疑人的一队人马回来了,说是车到飞仙关,滚石堵路,不得不折回。等到下午四点,山路终于打通,送人任务终于完成。
政治处主任郭伟带领武警指挥学院先遣队进山,眼见着房墙洞穿,尸横大路,心中悲伤不已。山坡不时滚石,他穿梭数次,给先遣队和后续部队传话,直至天黑才回到县城。
检察院的司机胡德华把部队送到龙门乡,返回时看见一个人血糊糊躺在路边,旁边一辆小车,家人拦人就问可会开车?胡德华走上前,一路开到县城医院。伤者家属拿出一沓钱要酬谢他,他坚持不要。
4月20日晚,检察院旁边的草地上,一个彩条布棚子搭了起来,值班表排好,熊延平走到刘劲松跟前,疲惫地说:“没事了吧?我得回家一趟,看看老爸咋样。”
支起来的帐篷让给老百姓住
争分夺秒的救援后,芦山县进入震后第一个夜晚。此时,一台发电机、一顶帐篷,都显得极其珍贵。
震后不久,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给芦山县人民法院送去了3台发电机。
21日凌晨一时,听说同受灾害的宝兴县法院断电,芦山县法院院长李亚峰决定支援宝兴兄弟法院一台发电机。发电机即刻被装上车,绕道雨城,辗转送到宝兴。
法院储藏3顶帐篷,震后很快被支撑起来。李亚峰召开党组会,定下几条规矩:周围老百姓可以住,小孩可以住,孕妇可以住,法官不能住。全院几十号人没有异议,当晚睡草地,挤汽车,没有一人进帐篷。
“灾难见真情呐!”李亚峰感慨法官与群众的鱼水情深。
民一庭副庭长杨晓东连续给医院送了50多个伤员。
法警陈锦龙被派去给部队带路,独自返回时路过宝盛乡一处山坳,发现山塌屋裂,但还有十多个群众不愿离开。陈锦龙一个个劝离危房,带着前去县城安置点。一个法警,带着十多个老幼,步行四十多公里,当夜十一时许,终于赶到县城安全地带。
震后整整一天,太平法庭书记员刘汉璐音讯全无,急坏了大家。21日中午,电话终于拨通,她不但很安全,还积极组织法庭周围群众自救。
21日中午,“帐篷法庭”开设。李亚峰嘱咐法官们:要24小时受理各类纠纷,符合条件的一律立案,一律不收诉讼费,当事人一方不到庭的不按缺席审判处理。4月24日,一桩买卖纠纷将要开庭,李亚峰邀请《法制日报》记者前去采访。
“现在我们喝水有保障了,干粮又基本断了。”4月21日暮色浓重时,李亚峰说,“困难总是一个接着一个,但我们总会有办法的!”
司法局长:“屋垮精神不能垮”
地震面前,政法干警是救援者,但同时,他们也是伤者。在组织救援群众的同时,政法干警也面临着自救的问题。
见到芦山县司法局局长郭峰,这位川西汉子正一瘸一拐地在芦山县司法局抗震救灾救助点忙碌。
“脚怎么了?”记者问,是不是因为地震?
郭峰手一摆:“别管我,还是去看看我们老城区的办公楼。”
乘着司法警车,芦山司法局李丽悄悄告诉记者:“郭局的脚是在震后抢救文件档案不小心扭伤的。”
司法警车小心翼翼地驶进芦山老县城,与新城相比,老城满目疮痍,四处可见倒塌的房屋和倾斜的电线杆。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芦山司法局办公楼出现在眼前时,还是让记者心里一紧。楼下一辆司法局的公车被硕大的石板砸下,玻璃碎成齑粉,车身严重变形。
司法局办公楼屋顶瓦片跌落满地,狼藉一片。
郭峰告诉记者,地震一发生,他就心焦两件事:一个是人,我们的同志有无伤亡。在震后一个小时,我们就通过短信、电话的形式了解到,所有司法行政人员包括人民调解员,只有个别身体擦伤,没有死亡的。
另一个让郭峰牵挂的就是司法局的办公楼。由于司法局办公楼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楼,木质砖瓦结构,很容易发生破毁。
跟随着郭峰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已经严重破毁的司法局办公楼。在基层股办公室的墙壁上,一道道裂痕深如沟壑,有些内部的砖头已经裸露。
绝不能让有关办公设备和重要文件破坏和丢失。震后两个小时,郭峰就带着五六个同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电脑、打印机等重要设备和社区矫正档案、人民调解卷宗等重要文件抢救到安全的场地。
在局长办公室里,几个吊灯悬在半空,气若游丝。
但郭峰话语响亮:“屋垮精神不能垮!”
(记者台建林马利民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