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广西建工集团:三年三大步 向千亿元企业迈进

2013年04月19日07:12    来源:广西日报

泰国乌泰他尼糖厂项目效果图(交付使用)。

  核心阅读:

  2012年,广西建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8.68亿元,是2009年的2.53倍,年均增长36.26%,创造了2010年以来营业收入年增加超“百亿”的“广西建工速度”;实现利润3.02亿元,为2009年的10.7倍,年均增长120.74%,在发展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广西建工集团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2位,比2009年提升了118位;中国承包商企业60强第12位,比2009年提升了10位;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第10位。目前,广西建工集团正向千亿元企业稳步迈进。

  广西建工集团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历史包袱、政策性负担非常沉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曾经面临困境。自2010年以来,广西建工集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严峻的市场形势,凝聚广大员工正能量,知难而进,营业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

  三年三大步:

  强管理 增效益 上水平

  思路决定出路。2010年,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第一届第一次职代会上明确了“拓市场,转方式,抓科技,强管理,重人才,铸精神,上水平”的工作思路,确立了“2010年强管理,2011年增效益,2012年上水平”的三年发展目标。

  ——2010年强管理。要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靠制度管事,用制度约束人,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加大整合集团内部资源的力度,形成拓展市场的合力。

  ——2011年增效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营结构要有大的起色,向主业上下游延伸,形成多元化发展新格局;完善核算体系,提高自营比例有大的进展,企业效益有明显提高,实力明显增强。

  ——2012年上水平。拓展区外、海外市场有积极进展,进入市政、交通、环保节能行业有明显成效,生产经营管理上水平,规模效益上台阶,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同时,明确界定了集团总部和子公司在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上的不同任务:集团公司总部是管理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子公司是生产经营管理和利润中心,从而理顺了总部与子公司的关系,增强了集团的管控能力,打下了集团化发展的基础。

  经过广西建工集团广大员工三年艰苦努力,圆满完成集团一届一次职代会确定的三年发展目标,实现了上水平发展,为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营规模再上新台阶。保持了营业收入年增加超“百亿”的速度,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438.68亿元,同比增长30.21%,是2009年的2.53倍。自2010年以来,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6.26%,创造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广西建工速度”,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

  ——企业效益持续攀升。2012年实现利润3.02亿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58.96%,是2009年的10.7倍;利税总额18.21亿元,同比增长31%。自2010年以来,集团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高,年均增长120.74%。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2012年新签合同额789.4亿元,同比增长39.6%,完成年度目标的108.16%。其中,承接亿元以上的单个项目占比58.1%。

  ——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72位(比2009年提升118位)、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第10位(比2011年提升4位)、中国承包商企业60强第12位(比2009年提升10位)。获评中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集团公司主体评级、中期票据信用跟踪评级调整为AA级。

  创品牌、打硬仗的铁军声名远播。如在投身中马钦州产业园建设中,以先进的管理、优良的作风啃下了别人不愿啃的“硬骨头”,短短几个月时间建成了中马大街、园区临时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大门雕塑和一万多平方米的海浪广场及3000多平米的绿化工程,创造了令马来西亚总理赞叹的“钦州速度”。承建的自治区第二届园博园项目被誉为创造了“园博速度”、“桂林速度”。走出海外承接的泰国乌泰他尼糖厂项目,是中国施工企业在泰国首家成功实施国外EPC的项目,项目建设速度快,成本节约20%,被泰国糖业协会和业主誉为“中国制造”、“创造了一个奇迹”。

  转方式,调结构:

  取得重大进展

  广西建工集团2010年以前主营业务较为单一,仅限于建筑安装施工为主,上下游产业链未得到有效整合开发,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不利于集团公司的做大做强。

  针对这一实际,集团公司一是以建筑业为依托,打造建筑施工与安装、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商贸物流与建机制造和租赁等四大主营业务协调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2012年新增业务实现利润占总利润的近1/5。二是探索新的经营方式,打造盈利新模式。稳步探索实施EPC、BT、BOT等项目,抓好投资经营,通过BT、BOT等形式的项目运作带动生产经营,盈利水平不断提高。三是打造“一园一城一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建设建工产业园、建筑文化城和集团总部基地,稳步提升集团公司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广西建工集团产业链继续向上游延伸,成立了房地产公司、物流公司、租赁公司、基础公司和甲级设计研究院。以建筑安装主业为依托的产业链更加完善。四大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非建筑安装业务实现利润超过1.2亿元,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自营比例继续提高,BT项目的承接和开拓新领域有新突破,EPC、BT、BOT项目施工进展顺利。目前,全集团在建的工程总承包、BT和BOT项目超过30个,总造价超过45亿元。如以BT模式投资开发的贺州市绿洲家园项目、贵港市体育中心项目、山东枣庄项目正积极推进。“一园一城一基地”建设,总部基地、建工产业园的建设正全面推进落实。

  创新经营管理:

  管控能力显著增强

  实施“两集中,两加强”。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形成了日均余额在10亿元以上的资金“蓄水池”,有效推动了银企战略合作。仅2012年自主筹措53.09亿元的发展资金,首次成功公开发行5亿元中期票据,较好地缓解了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推动实施钢材、混凝土等大宗物资集中采购供应,形成了近20亿元的内部市场;加强大项目投标协调管理和项目经营与成本管理,实现了有序经营,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

  推进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了董事会、党委会、办公会和职代会议事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考核激励制度和基础管理制度等,共出台规章制度524个,做到了用制度管理。以统一集团标识为切入点,推进质量安全、资金成本、人力资源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全面实施OA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集团信息化管控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人才强企、科技兴企战略。主动“走出去”,面向“985”、“211”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每年招收应届毕业生超过1000人,企业员工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11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推荐聘任24名中层领导人员,充实了管理团队。推行财务总监、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和总经济师等四大人才体系建设,增强了管控能力。积极推进院士科研工作站建设,推进与西南交大等名校的校企合作,建立了4家省级技术中心。3年共创国家级工法9项,目前共有国家级工法13项。3年共获授权专利44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抓党建强文化:

  凝聚力量向千亿元企业迈进

  广西建工集团把党建作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法宝,通过抓好创先争优和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创建“四好”班子,深入开展“打造千亿元企业、实现超越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转作风、强服务、提效率、促跨越”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同时,把企业的文化和品牌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通过总结提炼,提出建设以“讲诚信、重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全面增强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软实力。3年来,集团公司涌现出了广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优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年大发展,三年新跨越。通过3年的努力,集团公司的“三年发展目标”已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效,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实践充分证明,广西建工集团2010年以来的发展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走出了一条有广西建工集团特色的转型发展新道路。同时,也增添了集团公司实现千亿元企业目标的信心。广西建工集团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将今后的工作目标、重点汇集到“十二五”期末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目标任务上来,促进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在“十二五”新的征途上实现超越新发展,开启打造受人尊敬企业、令人羡慕企业人的“建工梦”,为广西“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广西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