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2日04:52 来源:重庆日报
辣椒品比试验
莼菜品比试验
辣椒地膜覆盖梯田
黄连GAP种植基地
黄连研发中心
核心提示
2012年7月,由重庆东田药业有限公司和三军医大第二附属医院联合研制的“五黄养阴颗粒”成功研发。这小小一包药剂的上市,也意味着石柱开始迎来“苦”黄连延伸产业链后的“甜蜜”回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石柱黄连由“苦”及“甜”的产业链延伸过程,正是该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尝试。
“通过引领支撑,让科学技术带来的‘红利’惠及石柱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石柱县委、县政府表示,在资源、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红利正在衰减的今天,科技创新正在成为石柱县推进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和推动力。在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大力支持下,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让“科技红利”普惠民生。
科技助推
让效益农业“落地开花”
辣椒给我们带来的是热火朝天的感受,石柱县辣椒产业起步虽晚,近几年却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如今石柱的辣椒依托科技助推,使产业发展更是红红火火。
原因为何?
“这要归结于科技支撑。”石柱县科委负责人表示,石柱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示范基地”、“一个专家大院”(研究中心)、“一支技术团队”(市县科技特派员)、“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的思路,已经初尝科技红利带来的甜头。
联合西南大学食品学院,在全国率先开展辣椒产品的辣度分级标定工作;研究开发发酵型鲜火锅底料解决消费者食用后普遍反映口干舌燥、不柔和,对胃刺激性太大,易造成胃部不适等难题。这一系列的成果表明,石柱辣椒产业依托科技助推已走在了全国前列,红辣椒也成为石柱县的一张“红色名片”。
无独有偶。石柱县除了辣椒,在长毛兔、黄连、马铃薯、莼菜、魔芋等农业特色产业上也沿用辣椒产业的成功做法。每一个特色产业,县科委都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依托特色产业专家大院和研究基地,整合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市中药研究院、畜牧科学院的技术力量,建立了黄连研发中心、辣椒研究中心、马铃薯脱毒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形成了立体化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全覆盖”,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落地开花。
下一步,石柱县将积极探索农业“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即“特色基地+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农业品牌+产业融合+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富有石柱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科技创新 向产业升级伸出“橄榄枝”
高新技术产业始于技术,成于资本。没有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参与,科技成果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科技企业难以壮大,科技创新难以持续。
“在我们看来,依靠科技提升经济竞争力是必然选择。随着时代变迁,粗放型的发展越来越难以为继。”石柱县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石柱县创新发展思路,确立和实施科技提升产业升级,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成效初显。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欧III电动燃油泵集成在2012年第二批市级高新技术产品的成功申报,以及重庆东田药业公司的“五黄养阴颗粒产业化项目”2012年国家创新基金的成功获批,表明科技工作已成为助推石柱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企业正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对产业转型迈开扎实的一步。
“发展创新型经济,必须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腾飞,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石柱县科委一班人看来,只有通过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享受到“科技红利”,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石柱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抓手,以科技项目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工业强县”、“人才兴县”战略,以此来加快全县新兴产业培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政策上,对科技创新给予扶持及引导,凡企业成功申报一件高新技术产品给予奖励,申报成功市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则给予补助。在鼓励科技创新上,扶持企业发展,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力求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该县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开始石柱县根据“工业强县”战略,主动与市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领域与深度,做好科技“内引外联”文章,企业科技创新项目呈现量质并举态势,科技领军人才创业成绩斐然。
在石柱科委一班人看来,只有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撑平台,凝聚各种有利于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才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随之,2013年,石柱全县对产业升级的科技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据了解,石柱县为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预计培育高新技术产品3个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与此同时开展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并且不断提高企业研发经费的比重,研究开发一批新产品。
观察
让老百姓成为“科技红利”第一受益人
民生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红利。
从产业发展到民众的衣食住行,在石柱,科学技术正走下高高在上的“神坛”,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正成为“科技红利”的最大受益人。
“单从简单医疗和教育两方面来看,如果医疗卫生缺少科技支持,纵使医生有再高医术,面对大多病情也会束手无策。”石柱县科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如果用过去老式的教育器材,授课效率以及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无法有大的突破。
石柱县的医疗卫生事业依托于科技的引领,可以自豪地竖起大拇指。
据石柱县卫生局负责人介绍,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石柱通过科技引领,加快医疗卫生发展,进一步健全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人民医院获评全市优质护理示范综合医院,肝胆外科、骨科被评为市级特色医疗专科;县中医院即将被表彰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针灸康复科和眼耳鼻喉科被评为“国家及特色专科”。石柱县人民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还合作开展了“自体及异体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属国际前沿科技攻关项目,填补了该县在该领域的空白。
教育方面,石柱县多媒体器材已经广泛应用在课堂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据了解,石柱县教师用纸质笔记本备课方式已经不复存在,取代的是融合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的做法既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教师上课就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而现在,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在课堂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石柱县教委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石柱县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科技教育相结合作为途径,成立科技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参加科技方面的培训,打造科技教师队伍。此外,通过要求每所学校开展科技节、科技活动周(月)、科技模型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展示平台。
同时,还开展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评选。目前,石柱中学高中部、南宾小学已被评为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科技的引领下,石柱县教育连续4年被市教委、市科委评为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县。
时下,科技带来的民生红利正渗透进城镇居民的生活中,慢慢地提升着这座城市的幸福感。
解读
战略引领
营造全县知识产权保护新氛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营造好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使企业自发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保证科技真正的生根发芽。”石柱县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石柱县各个行业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的召开,拉开了深化全县知识产权意识攻坚行动的序幕。据了解,该县从今年开始加强培训,从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入手,特别是要重点培训各级党政、有关职能部门、农业工业企业。首先从思想入手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辅助引导企业走上正确道路。
同时,石柱县已开始进行知识产权的战略研究。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准则,目前《石柱县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实施细节》正在制定过程中,不久之后会在全县颁布。
制定政策和措施,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为了带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石柱县内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石柱县今年开始在组织架构、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优质服务、考核奖惩等各个方面进行细化、深化和优化,以此为知识产权保护软环境打好基础。
讲述》》
科技引领实现农户致富梦
石柱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如何实现农户的增产增收?
只有依靠科技引领,带动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提升农业效益,从而带动农户增收。时下,石柱县已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付诸实践:依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石柱辣椒、长毛兔、黄连、马铃薯、莼菜、魔芋六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据了解,石柱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县;黄连产量占全国的60%;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建成了重庆市最大的脱毒马铃薯良种繁供基地和西南地区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县;莼菜面积1.3万亩,居全国三大基地之首;长毛兔稳定在200万只左右,是全国最大的规模养殖基地县。
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的科技支撑和引领。
“可以说,每一个产业背后,都有科技在支撑。”石柱县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正是由于科技对农业产业的支撑,有力推动了农户增收。一座昔日贫穷的县城,如今依托科技助推渐入佳境,推进农业、工业、民生事业建设各领域广泛发力。可以预见的是,科技已然成为石柱县产业化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有力推动着县域经济发展。
本版文/刘前 谭华祥 邓文娟 向世宏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