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张迈,魂牵梦萦的重庆声音

2013年04月10日05:00    来源:重庆日报

张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

  张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军旅演唱家,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她先后三次获得CCTV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1996年以《黄河源头》获“第九届罗马尼亚国际流行音乐节”MTV大赛第一名;先后9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代表歌曲有《黄河源头》、《绿色背影》、《常回家看看》、《我是中国人》、《二十年后再相会》等。

  “砰!”指头粗的铁棍子一下子砸在重庆嘉陵江边正在唱歌的小姑娘脸上,顿时,鲜血如注。

  那是11岁的张迈,爱唱歌的她在江边捡到一根铁棍子,高兴地把它当成立式麦克风,把河滩当舞台,小姑娘开起个人演唱会来。

  没想到,铁棍没放稳,砸在了张迈的脸上。那次“个人演唱会”的“战绩”,是在她的嘴角留下了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浅浅的伤痕。

  多年以后,张迈将自己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演唱会——《重庆声音》放在了故乡人民大礼堂的舞台上举行。

  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张迈情不自禁地摸着那条伤痕说道:“仿佛冥冥中有注定,我这辈子,和唱歌有着剪不断的缘分。”

  从重庆到北京,再到重庆,张迈一路行走一路歌唱,用歌声诠释着对故乡的情感,对生命的热爱。

  有一座山朦胧,雾里一动不动

  藏在深处的梦,我最懂,喜欢呼吸那种微微发烫的风

  ——摘自张迈歌曲《日出印象》

  张迈出生在重庆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是中学教师。与大多数孩子不一样,张迈的童年写满了病痛和眼泪。

  她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心律不齐,并伴有三级杂音。5岁那年,更深重的灾难降临到小张迈的身上,她的肝脏上长了一个鸡蛋大的包块,被诊断为肝癌。

  父母背着弱小的张迈走遍了重庆大大小小的医院。童年留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白色的病床、父母的背影,和来苏水刺鼻的气味。

  多年以后,面对记者回忆童年,张迈说:“很多孩子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但我的童年是灰蒙蒙的。我总会想起在满目生机的一扇小窗里那张孤独的小床。我惟一的快乐,就是唱歌。”

  那些年,她常常一个人对着家里的镜子唱“黄丝黄丝蚂蚂”。那时的她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自己把“黄丝黄丝蚂蚂”唱上了重庆人民大礼堂的舞台。

  在父母的悉心照顾和中医的调理下,11岁那年,张迈肝脏上的癌症包块奇迹般地消失了。

  压在张迈心头多年的梦魇和布满父母额头的愁云,终于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消失得无影无踪。

  16岁那年,张迈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她心中那个关于音乐的梦想,在那一刻开始放飞。

  曾经以为希望已不在,意冷心灰

  眼中有点阴霾,冬去春来再找回热爱,沸腾的泪花是为我盛开

  ——摘自张迈歌曲《冬去春来》

  大学毕业后,张迈被分配到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当音乐老师,之后,她先后当过电视台主持人、银行职员。

  1990年冬天,张迈在母亲的陪同下到了北京,开始了关于歌唱的寻梦之旅。

  到了北京,母女俩住在7元钱一个床位的银行招待所,半个窗台上堆满了方便面。

  为了方便联系,张迈买了一个传呼机,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传呼机竟没有一点动静。她以为机器坏了,便跑到公用电话亭悄悄给自己发了个传呼,传呼机清晰地响了!回家的路上,张迈自语:“北京好大,竟然没人知道我。”

  1991年的春天在张迈的等待中姗姗来迟。张迈得到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付林的帮助,打开了通向中国歌坛的一扇大门。

  经恩师们一致推荐,张迈有机会拜见了著有《长城长》、《为了谁》等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孟庆云。

  1995年,张迈以孟庆云创作的一曲《爱的港湾》名动央视春晚之后,走进了军营,成为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一名独唱演员。

  一次,在孟庆云的家里,张迈听到了《黄河源头》。

  时隔多年,再次提到当年的情形,张迈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我的心一下子就被《黄河源头》抓住了。”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杭天琪、范琳琳等多位知名歌手演唱过这首歌。怎样才能唱出自己的风格呢?

  张迈首先像啃书一样,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研究,再找来其他歌手演唱的录音,反复学习、对比。

  一年以后,张迈把孟庆云请到录音间。当张迈宽厚、丰满的歌声响起,孟庆云也吃了一惊,一曲歌罢,他对张迈说:“你和这首歌有缘分。”

  1996年,张迈以军旅歌手的身份代表中国把这首《黄河源头》唱到了世界的舞台。《黄河源头》在“第九届罗马尼亚国际流行音乐节”音乐电视大赛中获得第一名,这是中国音乐电视首获世界级大奖。

  作为一名军旅歌手,张迈在军营里一唱就是18年。在纪念建军80周年时,她更是选择背起行囊,踏上了“北疆送歌八千里”的风雨历程。

  听风听雨,听重庆,听你的声音

  伴着太阳出来哟,是你独好的风景

  ——摘自张迈歌曲《重庆声音》

  “曾经沧海的你的身影,比肩重峦峻岭,岁月的烟波掩不住你不解的风情,大奔大涌的大江水,传送雾中的耳语……”

  2011年11月5日,张迈站在重庆人民大礼堂的舞台上,控制着内心的激动,演唱这首由著名词人甲丁创作的《重庆声音》。

  这一天,也是张迈人生中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

  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放在家乡举行?张迈说,“家乡成长了我,也成就了我。我没有办法割舍自己对她的眷念。”

  因为工作关系,近年来,张迈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北京。然而,只要一有时间,一有机会,她一定会回到重庆,呼吸那熟悉的江风,饱餐一顿麻辣火锅,还有,听一听那熟悉的乡音。

  可是,就在张迈的舞台变得更加宽阔时,一个意外的情况让她惊愕了!

  2010年,由于长期疲劳加上用嗓过度,张迈的声带得了一种被称为“泡样息肉”的职业病,严重充血,无法闭合。医生告诉她:必须禁音。

  为了治疗,张迈过起了长达半年的“哑女”生活。

  嗓子,是歌手的武器。如果被缴械了,还怎么打仗呢?张迈,何去何从?

  回忆这段经历,张迈禁不住有些哽咽,“我,昨天的战士歌手,当时的‘哑女’,还能做什么?可是,当《士兵宝贝》的歌声弥漫在我心里时,我听到了自己痛快淋漓的哭泣……我要治好!我还要唱!假如今生还有机会,我一定要唱回家乡——那个让我梦开始的地方。”

  2010年底,她终于结束治疗,带着全新的声音回来了!一个在重庆办一场演唱会的构想萌生了——张迈,要带着歌声回家!

  最终,张迈把一场完美的“重庆声音”奉献给了家乡的父老。

  在这场名为“重庆声音”的演唱会上,她将《黄丝蚂蚂》、《送郎歌》、《满山红叶似彩霞》等经典山歌全新演绎,推出了重庆系列原创城市歌曲《祝福重庆》、《雨过天晴》、《冬去春来》、《日出印象》及演唱会主题歌《重庆声音》。

  张迈说,每一个在外地的重庆人都有一颗赤子之心,都希望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近几年,重庆流失了一些文化人才。对此,她建议,“水土”好了,人才自然就留下来了。

  “重庆要想办法留住文化名人,对大师,要有认定,竖起标杆,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人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