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中国超极英雄“雷锋侠”系列微电影爆红网络

被“雷锋侠”改变的人生

2013年04月08日11: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第一次在宿舍看27分钟的微电影《雷锋侠》,喜爱表演的黑龙江大学大一新生薛飞就“入戏”了,那时的他年少轻狂,立志要“全校人都认识他”,坐在电脑前,他忘记了吃饭,直盯着屏幕连看了40多遍。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如果穿一身‘雷锋侠’的装扮,在校园行善,怎么样?”

宿舍哥们回他:“傻啊!”

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从此,一个头戴红星雷锋棉帽,身穿老式绿军装,外挂红色拖地披风,面饰黑墨镜的“雷锋侠”开始穿梭在黑龙江大学校园,拣拾垃圾、帮同学取送快递、提开水壶……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为什么不能是雷锋?

微电影《雷锋侠》诞生于2011年,这部横空出世的“神剧”完全颠覆了大众心目中的雷锋形象。

新疆籍导演马史说,“作为80后,我们从小接受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传统教育,同时,时尚酷炫的欧美大片又不时地冲击着自己的视觉和心灵,我非常喜爱欧美塑造的超人、蜘蛛侠、钢铁侠等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但中国没有这种片子,我情不自禁地想把两者融合,于是,中国式超级英雄系列就诞生了!”

马史认为,在中国,没有人比雷锋更加适合当超级英雄了。

与国外由普通人成长为超级英雄的经历类似,“雷锋侠”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身份卑微的清洁工,他日复一日地在街头铲“牛皮癣”、扫垃圾、扶老人过马路,被父亲留给他的遗物雷锋日记和旧军装鼓舞,他决心化身超极英雄“雷锋侠”,穿梭于城市街头,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人民服务。

但是,与国外超级英雄乐观爽朗的性格不同,“雷锋侠”带有浓厚的悲情色彩,因饱受嘲讽,他甚至从未挤出过笑容。

在马史看来,做好事的雷锋虽然家喻户晓,但近年来对雷锋的质疑却日渐增多,“雷锋说做好事不留名,为什么还留下那么多照片,是不是导演出来的?”

刻画雷锋的影片并不少,但多数由于宣传意味过浓,人物形象并未走到观众心中。马史只钟情一部——《离开雷锋的日子》,“它没有正面讲雷锋,而是讲述其生前战友受到雷锋影响30余年内坚持做好事的酸甜苦辣故事。影片发人深省,让观众自己寻找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个冷漠的镜头也在不断地拷问着国人的良知,马史说,在道德缺失的年代,更应该唤回雷锋精神。

他决定用年轻人能够接受的形式讲述雷锋。

“事实上,在中国,做超级英雄并不被人理解!”马史说,“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我从小就爱扮演超人,想要拯救世界,但长大后,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我却未必有这种勇气!”

因此,当黑龙江大学“雷锋侠”出现时,马史眼前一亮,“勇敢的薛飞实现了我的梦想!”

出生于1993年的薛飞并不关注雷锋,他觉得雷锋离他“年代久远”,“我看重的是“侠”,扮演起来会很‘好玩’,我想做一件狂野的事!”薛飞说。

这个曾在微博中贴图自称拥有刘德华的鼻子、胡歌的眼睛、林宥嘉的嘴和薛之谦的脸的90后大男孩说做就做,花了半个月的生活费在网上购齐“雷锋侠”的全套装备,想到夏天穿军装会很热,他还专门网购了一副透气又帅气逼人的的“铠甲”。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