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6日04:11 来源:重庆日报
璧山新堰村村民代宗碧正抓紧补种玉米苗。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刘畅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伟)清明时节,璧山县各镇街普降喜雨,缓解了春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4月5日,记者在璧山璧城街道新堰村看到,村民们正在抓紧时间抢栽抢种,以尽量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
“总算是下雨了,不然我这半边地还是只能让它荒起。”新堰村一社村民吴德贵家的菜地里,一半种满了四季豆,另一半却是空着的。
吴德贵一边挖着地一边对记者说,由于春旱严重,附近的水源无法保证整块地的用水,所以自己也就只种了一半的地。
“这空着的半块都有些板结了,所以我得把它挖松点,让雨水能够彻底地浸进去,好种点其他蔬菜来挽回点损失。”吴德贵说。
在离此不远的菜地里,村民代宗碧正在忙着补种玉米苗。
“我家种了近两亩地的玉米,不过前段时间天太旱了,没敢把所有的玉米苗都给移到土里来。”代宗碧指了指一株叶片已经蔫掉的玉米苗,“之前种的苗子,有三成都不行了。还好下雨了哦,现在我把剩下的苗子给种下去,最后的产量应该影响不大。”
据璧山县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从4月3日20∶00至4月5日14∶00,全县13个镇街中,降水量最大的为34.2毫米,最小的也有11.6毫米,有效缓解了旱情,改善了土壤墒情。但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之前的长时间干旱,且此次降水即将结束,气温将再次上升,因而未来的形势仍不容乐观。
同样,璧山县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虽然连续几日降水,但并未形成径流,因而并没有明显增加蓄水量。目前,璧山水利工程蓄水量仅为正常蓄水量的60%,虽能基本满足农村人畜饮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但并不能完全满足春耕春播用水的需要。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