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5日13:34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报4月3日讯 (记者 王国英 通讯员 岳洪钧) 进入4月,赤峰市敖汉旗牛古吐乡人人忙备耕。与往年那种买种、购药、备肥、选农机等热热闹闹忙备耕的场景相比,今年的牛古吐农民出招不同。
农资团购。在牛古吐乡农资销售门市,浩雅日哈达村村民姜才正在往车上搬运化肥。今天他和村里其他3户农民一起来乡里团购农资。说起团购的好处,姜才高兴地说:“团购,因为买的货多,所以不仅可以享受价格上的优惠,省时省事,还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农业技术指导。如果一旦发现买回来的农资有质量问题,还可以抱起团来依法维权。”如今,在牛古吐乡,许多农民在购买农资时一改过去传统的消费方式,变一家一户分散购买为左邻右舍合伙团购,无论是化肥、种子,还是农膜、农药,都直接到批发点团购,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网络备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从网上查找信息备春耕已成为牛古吐农民必做的功课。家住敖吉村的李凤芹说:“村里大部分耕地都种玉米,我时常上网查查,看看别人是怎么管理的,不用出门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有了网络专家,种地赚钱不再是难事。”
“鼠标一点,各种农业信息立刻就出现在眼前,这比以前到处打听消息要强多了。”连日来,北台子村的孟庆华正忙着上网,查看农业种植的相关信息。“种田已经20多年了,过去种田凭经验、看年景,现在凭技术、看市场,网上能查信息、找商户、解难题、看农业政策,一年的农事就有了底,增产增收就更有盼头了。”老孟说。
科技上门。“今儿个有课,说是要讲农资,一块儿去听听吧!”车罗城村村民李爱民招呼着邻居老赵,一起去村委会的远程教育电教室听课。“眼下农资市场品牌多、品种多,如何科学选肥、施肥,是保证庄稼收成的关键,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如何辨别真假化肥……”牛古吐乡选派的高级农技师姜文复直奔主题,一边放幻灯片,一边讲解。随后,他又带村民到不远处的田间现场实地操作,讲解化肥使用中的常见问题。村头讲课、地头示范,这样的农技培训,眼下在牛古吐随处可见。农户根据需要“点菜”,科技人员因需施教,照单“做菜”,通过举办科技讲座、培训班等方式,走进乡间讲科技,贴近农民搞服务,把科技送到了农民的心坎上,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4600人次。
(来源:内蒙古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