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冠军到将军,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如果说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那么夺冠军就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陈招娣不仅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而且成为中国体育界第一位女将军。一路走来,陈招娣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老女排精神。”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陈招娣穿着7号球衣。后来,她改穿10号。虽然陈招娣不是中国女排一锤定音的“铁榔头”,也不是密不透风的“中国长城”,更不是统领全队的神二传,但作为老女排的主力接应二传,干着“脏活累活”的陈招娣,却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当时,主教练袁伟民特别敬佩这个队里的“拼命三郎”,说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在“老女排这个大家庭里的一颗螺丝钉的拼搏精神”。
陈招娣的顽强拼搏在球场上享有盛誉。1979年6月亚洲俱乐部冠军日本日立队访华与中国队在太原展开激战,陈招娣在比赛拦网时被对手的大力扣杀击中早就受伤的部位,导致挠骨断裂。两个月后的第四届全运会,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带伤出战单手比赛,自此有了“独臂将军”的美誉。
1981年世界杯,陈招娣腰伤复发,最后一场对日本队之前,腰已经疼得直不起来了,但还是坚持上场。前两局拿下来后,中国队的冠军已经到手了,这时她的腰也快要动不了了,眼看着球从自己身边飞过去却无能为力,此时才被换下场休息。当中国队拦死对手最后一个球时,全体队员都在场上欢呼雀跃,而陈招娣却只能在场下躺着,颁奖时是被队友搀扶着上领奖台的。
她当了球员、教练、领队,再到离开排球场,直至2006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她一直这样说:“无论球场战场,还是遇上任何工作难题,也不管凭我的实力能不能赢,我都会一门心思地想上场,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顽强拼搏、永不服输,是军人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是中国女排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陈招娣鲜明个性的写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