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2日12:30 来源:云南日报
@zili20008:又是一年清明,各大陵园随处可见焚烧祭品,有些人甚至在小区楼道焚烧纸钱、祭品,这种不文明的祭扫行为除了留有火灾隐患,还会带来环境污染。有环保专家指出,在市区四处焚烧祭品,会增加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推高PM2.5。
@诗仙遗风咏盛世:与时俱进,为网祭叫好。《咏父母网上陵园》:小桥流水芳草地,双亲慈容返阳世。清明春节生祭辰,子女八方能同祭。养育洪恩永不忘,兄弟姐妹情相系。与时俱进了夙愿,却胜移灵耗巨资。
@-down晓斌:思念是涓涓流水淌于心田,不应化为熊熊烈火燃于林间。清明祭扫期间,提倡改变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使用献花、植树等文明纪念方式。
@1028yoyo:清明节临近,许多前来祭扫的市民把满满的思念化作文字挂在树上,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这是推行文明祭扫方式的创新举措。
@文具盒的兵:呼吁乡亲们尽量提早或延迟祭奠时间,错开高峰期,并能在祭奠时扶老携幼、文明礼让、防火防盗。
@喵喵:清明节即将来临,为减少祭扫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形成文明、环保、时尚、便利的祭祀新风,倡议广大居民采取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公祭悼念、网上祭奠等祭扫活动,用文明方式缅怀已故的革命英烈和亲人。
@偶的兜兜:我觉得应该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孝敬,从俭办丧事;鼓励新的祭奠方式,提倡网上祭奠,为亲人点一支红烛,献一束鲜花,放一首歌曲;不起坟冢,不立碑碣,不留标志,骨灰撒散,种植纪念树;不焚烧祭品等一切文明祭祀的新方式,让清明节变得清明起来。
@sh张红:听说有的墓地推出二维码墓碑,扫码可知生前事迹。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二维码墓碑更适用于名人墓和烈士墓。如果以后对烈士墓、名人墓园实施免费二维码墓碑工程,那么通过二维码就能方便社会各界祭扫烈士墓。本报记者 朱婧 整理
(来源:云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