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2日11:41 来源:重庆日报
“农客”刚开通时,村民们高兴地乘公交出门。 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
3月27日,是北碚区金刀峡镇偏岩社区赶场日。
“农客”司机刘永伦早上7点便起了床,草草吃过早饭,便开着9座金杯车从偏岩场经柳荫镇往三圣镇方向行进。沿途不少村民已候在了路边,不一会儿,车内便坐满乘客,刘永伦开始掉头回偏岩,一路上遇到招呼的农民,他都会探出头去:“等一会儿还有车来接你们。”
每逢这样的赶场天,刘永伦和他的3名同事都会全部出动,开着4辆金杯车在偏岩至三圣沿线接送赶场的农民。一天下来,4辆车一共要跑上12个来回,沿途接送一百多人。
金刀峡镇到三圣镇这条农村客运线路开通于去年12月29日,全程15公里,是目前北碚开通的60条“农客”线路中里程最长的一条。金刀峡镇小华蓥村村民黎兴全说,“农客”开通前,沿途老百姓赶场、走亲戚只能搭“黑摩的”、“黑面的”等,价格从10元到20元不等。“农客”开通后,票价核定为2-4元,这为他节省了不少路费。此外,黎兴全说,乘坐购买了保险的正规“农客”公交车,肯定比搭“黑的”放心得多。
但在方便了黎兴全们的同时,刘永伦却喊“遭不住”。刘永伦说,除了赶场天乘车人数多一些,能够维持油费、工资等必要营运成本外,平时一天接送人数不过三四十人,收到的车票钱连油费都不够。
既然如此,刘永伦为啥还愿意继续跑“农客”呢?原来,从去年起,市交委把北碚纳入“农客”补贴试点后,北碚区政府除统一为“农客”购买保险、进行燃油补贴外,又开始对农村客运线路发放营运补贴。常规线路按照每天每座3元、每月26天的标准进行补贴,而冷门线路则根据亏损程度的不同,每天每座的补贴标准从3元到8元不等。如此一核算,刘永伦所在的客运企业碚鑫公司才有了投放农村客运运力的积极性。
享受“公交”待遇的,不仅是金刀峡镇的居民们。北碚区交通局局长李均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北碚已开通了60条“农客”线路,覆盖98个行政村,到2014年底,该区118个行政村村民都可享受到“公交”待遇。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