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6日11:02 来源:内蒙古日报
本报呼和浩特3月25日讯 (记者 贾永强 通讯员 韩新梅)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春耕时节,在和林格尔县农村,农民们大车小车地往地里拉运农家肥,低碳种田的方式在和林县广大农民中又时兴了起来。
“去年,我家用农家肥作底肥,玉米不仅色好、果大、生病少,还养地力、省钱,收成好。今年种了30亩西瓜和玉米,打算多用些农家肥作底肥,这是我从奶牛牧场买的牛粪,2车牛粪80吨,2000元。” 和林县城关镇榆西夭村村民齐新厚一边忙着将牛粪往车上装,一边乐呵呵地说。
种植户齐文生家里今年种60亩地,养了5头奶牛,地里收的玉米喂奶牛,挤的牛奶能赚钱,牛粪还能给庄稼作底肥。“不光降低了生产成本,村庄也变得整洁干净了,现在,我家走的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齐文生自豪地说。
近年来,和林县养殖业发展迅速,县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扶持等措施,大力倡导农业低碳环保生产,引导农民使用农家肥。随着低碳种田观念的深入人心,许多农民瞄准了奶牛牧场、养鸡厂的粪肥,与养殖户建立起农家肥供求关系,解决了养殖户粪肥污染问题,又降低了农作物种植成本,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来源:内蒙古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