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他留下了最有价值的精神遗产”

社会各界缅怀“农民思想家”吴仁宝

2013年03月25日08:56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本报3月23日刊发的长篇通讯《送别“农民思想家”吴仁宝》,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更激起了大家对3月18日去世的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的怀念。他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而他留下的无尽“财富”,成为了最有价值的精神遗产。

“赤脚书记”的务实精神

原江苏省江阴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工委主任李德和回忆,1975年至1981年期间,吴仁宝担任江阴县委书记,当时他是县委办公室秘书,曾长期和吴仁宝一起工作。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吴仁宝书记敢于直面难题,为民排忧解困。

1977年,吴仁宝去澄西调研,走门串户,进农家交谈。有位妇女拉着超生的孩子,恳求吴仁宝解决户口、口粮,他点头表示,回去后就商量解决方案。当时,江阴的超生人口多达8000个,而没有户口就没有口粮,孩子大了,饭量也变大,只能挤占父母的口粮,超生家庭的生活很困难。但是,如果要解决问题,江阴的人口数量陡然增加了很多,又大大突破了计划生育的指标,因此,历届领导都很为难。回到县城,吴仁宝与县委常委及有关部门领导共同研究,他说:“这是老百姓最切身的问题,这个面子我们就不要维持了,既然已经生出来了,我们就要想办法给他们解决口粮问题。如果上面批评计划生育突破了指标,这个责任由我吴仁宝来承担。但是有一条,今后一定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绝不能再突破。”李德和回忆说,就这样,全县多年积存的8000个“黑人”户口全部解决,涉及的老百姓千恩万谢,异常高兴。后来,江阴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抓得很好。

另外一件事也让李德和记忆深刻。1978年,遇上倒春寒,全县大面积的麦苗冻坏,农民忧心忡忡,非常着急。吴仁宝走进田间地头,仔细察看,再凭自己丰富的种田经验,向农民宣传解释:麦苗有很大一个特性,分蘖率很强,伤害一根,会出一墩(丛),只要适当追肥,可望丰收。农民消除了悲观情绪,照他的意见办了,果然取得大丰收,再加上水稻增产,全县粮食总产55万余吨,成为江阴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

吴仁宝扎实工作,勤政廉政作表率。他当县委书记期间,头两年,由华西大队靠工分分配,第三年领取国家工资,每月47元。每逢随吴仁宝下乡,他总是再三叮嘱:“有啥吃啥,钱粮付清。”李德和随他下乡或外出,为他支付伙食费,钞票粮票,分年、月、日,钱粮数等项目,笔笔入册,5年形成的一本伙食账,就是一本勤政廉政账。这本伙食账,李德和已保存30多年,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

在那个年代,有不少公社无公路,只能靠步行,吴仁宝边走边视察农田苗情,遇见农民,就坐地交谈,实地了解情况。夏收夏种期间,他用更多的时间,跑田头,察实情,天气虽热,但他从不戴草帽,常常脱掉胶鞋走路,他说:“赤脚走路挺清爽。”农民因此称赞他是“赤脚书记”。

李德和告诉记者,吴仁宝一贯过着俭朴的生活,当“官”后,群众请客不去,婉言谢绝;来客不陪餐,但总要去看看客人,表示欢迎。“他一生没有享受,也不花钱,就靠一碗面条,萝卜、鸡蛋等简单菜蔬,活了85岁。”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吴仁宝:八十五年人生奉献给“天下第一村”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