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刘珪(前)带领特战分队对“敌”目标实施破袭。 特约记者 李三红摄
粤东山岳丛林,红蓝对阵,剑拔弩张。
突然,红方后方告警:蓝方一支特战小分队偷袭补给点。
清点战损,红方司令员心疼至极:“速查!谁搞的鬼?”5分钟后,报告传来:“是特战旅的刘珪!”
“又是刘珪!”答案揭晓,反而没人奇怪了。近4年来,刘珪带领一连参加10多次重大军事演习,从无败绩。
战前侦察,107个目标坐标个个精确,红方未战先胜——
“本连没有不可能”
黎明,粤东海滨,一场红蓝对抗大战进入倒计时。
红方指挥所里,一名将军眉头紧皱。原来,凌晨5点就是红方大规模空袭时间,刘珪率领的侦察分队却还没有摸清蓝方指挥所的位置。
“刘珪在干什么?”将军有些气恼。就在这时,参谋报出经纬度:“刘珪特战分队报告,蓝军基本指挥所位于……”
将军一拳擂在桌子上:“空袭时间不变,准时发起攻击!”
战幕拉开,毫无悬念。此战,红方精确打击蓝方各级指挥所、油库和弹药库等重要目标107个,其精确坐标信息全是刘珪连队官兵渗透侦察获取的。
107个目标坐标,个个精确无误!这可能吗?战前讨论,连队官兵也心里打鼓,刘珪沉声说:“现在不是讨论能不能完成的事,是必须完成的事!本连没有不可能!”
敢说“本连没有不可能”,连长刘珪有底气。当天晚上,为了摸清蓝方基本指挥所的准确位置,他带领侦察分队,一直摸到蓝方哨兵眼皮底下。
无独有偶。去年一次演习,对手兵分三路阻击刘珪的特战分队。然而,他们连刘珪的影子都没摸到。“他们难道人间蒸发了?”正纳闷时,对手接到导演部通报:后方预备指挥所被刘珪特战分队破袭。
对方指挥员打开地图一看,从刘珪小分队出发地域到预备指挥所,中间有一道20多米宽的深沟。想不到,刘珪连队恰恰选择了这道“天堑”作为突破口。
“有人说:战术没有对的。其实,这是个伪命题。条条道路通罗马,但一定有一条是最近的。”战后复盘,刘珪的见解让对方指挥员暗暗叫好。
单是琢磨踹门动作,他和战友就踹烂60多扇门——
“打仗是个技术活儿”
记者数次跟随一连训练演习,次次大开眼界——
特种兵夜间使用火光引导武装直升机打击目标,但火光太大,会暴露自己。怎么办?只见一名战士拆开一颗烟幕弹,倒出火药,伸手一抓,正好90克,燃烧后发出的火光不大不小。
一次对抗演习在密林中进行。突然,一名战士停下脚步,仔细查看一棵松树上的小孔说:“这是个7.62毫米步枪弹孔,从弹孔周围裸露的木屑判断,是两小时以内射击的;从子弹深入树干的程度看,射手离这里不出300米!”
“搜!”果然,战士们一举擒获不远处一个山洞里正在睡觉的“敌人”。
“在我们连队,这样的战士有很多,有‘行动专家’龚拥政、‘狙击专家’童楚雄、‘爆破专家’黄吉……”说起自己的兵,刘珪很自豪。
战士也是专家?没错!刘珪执着地认为:打仗是个技术活儿,士兵必须专攻精练。这些年,他在连队实施了“专家计划”,制订了一套“晋级标准”:战士每年可申请一次“专家考核”,从初级、中级到高级,晋级后颁发证书。
要当“打仗专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一次组织反恐对抗训练,刘珪突然喊停:“攻击失败!光线是从门的左侧射入,你们却在左侧集结,房间内的人早就从门底的缝隙发现了你们的影子!”
随后,刘珪又带领战士琢磨出开枪破锁、大锤撞击、炸药爆破等10多种破门方法,左开门、右开门、双开门、虚掩门都各有不同。单是琢磨踹门动作,他们就反复练习了2000多次,踹烂60多扇门。
有人听说后很不屑:“不就是踹门吗?有那么难吗?”他用尽全身力气飞起一脚,结果门没踹开,却一屁股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