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532”机制让村民有了明白账

2013年03月11日10:04    来源:内蒙古日报

  “上个月,村里收入没有,支出2.116万元,其中转账支出1750元……” 2月1日,通辽市开鲁县吉日嘎郎吐镇四合村村委会里,十几个人正在认真地听取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一项一项地宣读村里上个月的财务开支项目。

  “这是在进行‘532’民主决策监督管理机制下的村级财务入村审接。每个月的1到5日,由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成员、包村镇干部、镇农经站工作人员组成审接小组,到村里组织召开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纪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成员等人参加的‘审接’会议,对村里上个月的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审核。”通辽市政法委副书记王胜利告诉记者。

  “532”机制是嘎查村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要严格履行“五道程序”、通过“三道审核”、实行“两个公开”,即凡是嘎查村的所有重大事项,都必须通过嘎查村党组织提议、“两委”班子讨论、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表决、党支部监督村委会实施这五道程序。这些事项的处置,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由苏木镇民主决策监督领导小组就村里决议的可行性、程序的合法性和执行的规范性进行三次审核,并在决议执行前向群众公开方案,执行后公开结果。

  四合福村是开鲁县率先推行“532” 机制的村子。自2010年该机制推行以来,四合福村共审核通过了资源发包、村部建设、打井上电等村级重大事项10余项,并对所有村级财务全部实行入村“审接”。

  “ 在‘532’机制的管理下,不论是村里的重大事项,还是村级财务日常收支,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公正地进行,所以在以前难以实施的一些村务现在都能顺利通过。村民们因为参与管理和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有效加强。这两年,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依法逐级反映问题的人多了,无理缠访的没了;依法解决问题的人多了,打架斗殴的人少了。村里98%的矛盾实现了村内化解。”王军深有感触地介绍。

  2011年,“532”机制在全县的217个嘎查村全面推广,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开鲁县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数量居高不下的状况。2012年,全县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033起,调解成功7011起,化解率达99.7%;涉农涉牧信访批次和人次与新机制实施前的2010年同比分别下降55%和80%,先后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532”民主决策,村干部行为有度了,村民心中有数了,钱都花在‘刀刃’上了,群众心里有本明白账了!”广泛流传在开鲁县嘎查村的这句顺口溜反映了最基层群众对“532”机制的认可和肯定。

  “开鲁县正在形成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的良好局面。目前,开鲁县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的成功经验,正向全市推行。我相信,在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下,通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和谐美好。”王胜利自豪中充满自信。

(来源:内蒙古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