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24小时滚动新闻

“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2013年03月03日07:10    来源:重庆日报

志愿者和盲童在“西城的湖”社区公园触摸花朵。记者 魏中元 摄

  本报讯 (记者 何清平 实习生 严洁)“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3月2日,雨后有些降温,在大学城“西城的湖”湿地公园里,志愿者们牵着几名小盲童的手,唱起了《春天在哪里》,孩子们被风吹红的脸上笑意盈盈。

  据介绍,这是由全国优秀志愿者、九龙坡区黄桷义工协会会长龚仕平、江北区绿叶义工协会会长张海峰共同发起的学雷锋主题志愿活动——重庆盲童相约“西城的湖”触摸春天,近百名或戴小红帽或穿绿背心的志愿者,与50名盲童一起,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盲童:“真希望视力能快点恢复,好把春天看个清楚”

  “我们跟前有片人工湖,你听,水流声是从湖上的喷泉发出来的。”“我好像听到有鸭子叫。”“没错,湖中央有四五只鸭子,你听力真好!”扶着志愿者的手臂,15岁盲童赵露露缓步前行。用脚在草坪上踩了踩,她说,“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露露1岁多时不幸患上弱视,自此双眼只能看到模糊影像。来到一株山茶花跟前,将脸颊凑近花朵,露露小心翼翼地闻了闻,再用手摸摸花瓣,咧嘴笑了:“真香,摸上去很软。”

  因为视力障碍,盲童们只能依靠嗅觉、触觉和听觉感受周边事物。当同龄孩子用“粉红花朵”、“嫩绿新芽”等语句描述对春天的印象时,他们则更多地选择了诸如“香味”、“鸟鸣”、“暖和”等词汇。露露说,想象中的春天应是姹紫嫣红,真希望视力能快点恢复,好把春天看个清楚。

  两家义工协会还特意采购了一批玩具、收音机等礼物送给孩子们,“他们的寝室太单调了,希望给他们的生活增加点乐趣。”张海峰说,“虽然盲童的世界是黑色的,但有社会的关爱,一定能让他们的内心充满色彩。”“春天是播种阳光、希望和爱的季节。”龚仕平透露,目前,他们已结对帮扶七八十位孤残儿童,今后,义工们将再认养百位孤残儿童、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志愿者:“我们应平等对待盲童”

  为筹备这次活动,绿叶义工组织的两名志愿者专门到市盲校进行了培训。“重点就是学习与孩子们相处,避免因为开展爱心活动,而伤害到孩子们的自尊。”志愿者李振阳说,诀窍就是:别把他们当成特殊儿童。“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会跑会跳,爱唱歌,我们就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

  具体怎么做?细节很重要。李振阳说,看到盲童过来,千万不要着急去扶或去牵手,而是拍一拍他们的手背,孩子自然会根据自己的身高,牵志愿者的手腕或手臂;上下楼梯时,先示意他们有楼梯,方便盲童用脚来探测梯坎高度。

  这些细节,都专门对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提示,确保盲童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开展活动。20岁的志愿者艾清特意带着8岁的弟弟艾峻壅参加此次爱心活动:“我希望弟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一旁的峻壅正与刚结识的盲童朱渝玩得高兴,他们背靠背挤气球,“哥哥、哥哥,我们再耍一次嘛!”

  还有一位“打眼”的志愿者——29岁的丹尼尔来自德国,他在朋友带动下,刚到重庆1个月,就参与了两次志愿服务。尽管语言不通,丹尼尔却很热情,不断挥动风车,让盲童们聆听咕噜噜的转动声。“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丹尼尔说。

(来源:重庆日报)

(责编:ss)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