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政务公开的本质,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这是制度性防腐的起点,是一段紧跟快赶的路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12天后,汶川地震25分钟后我国政府就向社会发布灾情信息;6月1日,民政部要求有关部门将所有救灾资金和物资及其使用情况予以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中的透明态度,赢得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评价。当前,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处理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1年,中办、国办印发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新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提出“推行行政决策公开”,和“强化监督保障措施”,建立问责机制。当年,中央部门出国(境)、公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在舆论高度关注中,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政务公开只是政府自身改革的一个缩影,构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的工作仍在进一步推进之中。
“改革攻坚”:释放发展转型新动力
5年中,奋力前行的中国,靠的是改革的动力。
应对金融危机靠改革。危机催生了增值税转型改革,2009年实施当年就为纳税企业减轻税负1200多亿元。
推动结构调整靠改革。全面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差别电价、可再生能源加价等,有力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社会公平靠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在2013年2月初迈出关键一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主要目标。
五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部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间投资、规划教育改革、启动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改革,就像一个巨大的杠杆撬动着中国经济转型。
改革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仍有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需要破解。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开启了一个通向未来的新起点。从这里出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绘就新的蓝图……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赵承 朱立毅 王敏 张辛欣)
|